生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天干地支”起源于西汉,当时人们以“冬至”和“夏至”分别作为一年之中的开始,并称之为“朔”“望”,以此推算“天干地支”,并用其来记录时间。 随着人们对天文的不断观测,发现每年的第一个月和第七个月都出现过“朔日”,也就是农历的初一,而每年中的第十二个月也出现过“望日”,即农历的十五。这种现象就是现在所称的“闰月”。
东汉的王充在《论衡》中对“闰月”做了详细的说明:“月有盈亏,日有朝夕……月有三朝,曰晦,曰朔,曰望;亦有三夕,曰蚀,曰朏,曰客。晦者,月终乎?朔者,月始乎?望者,月中乎?此三月者,日月之所会也……” 在现有的日历中,每逢闰年都会多添加一个“闰月”,用以调整历法与季节的关系。比如2016年是闰年,就有两个“闰月”,分别是阳历的二月份和三月份。这两个月的出现,使得这一年有了十七个月。 而1984年和1985年的“闰月”情况较为特殊,因为这两年出生的孩子在出生证上的日期信息是包含两个“闰月”的。1984年和1985年出生的人就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闰月”,即农历八月。这两个年份之后出生的人就会把自己的生日对应的农历日期标注为八、九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