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字典包含五行属性?
《康熙字典》 里面有一个“五行”项,金木水火土五行各列了五字的释义,并引用了《洪武正韵》。 其中对五行的定义: “金”是指西方属金之色白,“木”指东方属木之色青,“水”指北方属水之色黑,“火”指南方属火之色红,“土”指中央属土之色黄。 这个定义和现在的五行定义基本一致了;然后还列举了一些含有五行的字词,比如“鑫(金字)、森(木字)、淼(水字)、焱(火字)、垚(土字)”等等…… 在“解释汉字”中很多字后面都有标注该字的五行,比如“星,火字”、“江,水字”等等。
《新华字典》 中也收录了五行,并且做了简单的文字学分析: 这里的解释显然和《康熙字典》更接近,五行被定义为五色: 金——白色 木——青色 水——黑色 火——红色 土——黄色 同时,该书也列出了一些含五行的字,比如“鑫(金15笔)、欣(木8笔)、清(水7笔)、晴(火6笔)、坤(土8笔)”……
《现代汉语词典》 的“词语来源”一栏里收入了“五行”一词,注释为“古人以为自然界各种事物都受到五行的影响”,并引用自东汉许慎的著作《说文解字·序》。 该书也列出了“五行”的字形变化,以及相应的字形根据五行原理所得出的颜色变化。
现在常用的字典似乎都没有收录五行这一项了,要找五行很容易,去翻翻古代的典册就可以。 《诗经》中有很多带有五行的字词,比如“倬彼云汉”“昭昭”(《大雅·棫朴》),其中的“倬”“昭”就有五行属性。
《楚辞》中有更多带五行的词,有“吾令羲和弭节矣”“路漫漫长而修远兮”(《离骚》),其中有“摩厉以须”的“摩厉”,还有“朝搴阰之二树木兰”的“搴阰”(《离骚》),这些词的五行属性都很明显。
另外,汉代文学家王褒作的《九怀·崇台》中有“莹玉琬之和璧”一句,里面的“莹”带有“火”字旁,自然是属火的。 唐代文人韩愈的《月池》诗中“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一句中的“暖”字,五行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