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五行属性是什么?

朱罡毅朱罡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湘是水。 湖南的地理环境具有典型的南方特点,湖泊众多,河流密布,地下水丰富,雨水充沛。

1、湖南省地理特征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偏南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带,东西宽约660公里,南北长约700公里;全省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23%。其中山地丘陵面积19.56万平方公里,占全部国土的92.4%。

湖南属大陆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毫米左右。

湖南河网密集,水资源较为丰富。全省有大小河流近百条,其中主要河道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大水系的总长度为9300多公里,湖泊和蓄水量达25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年均达到478亿立方米,地下水量年均49亿立方米。

作为淡水鱼重要的产区之一,全省水产鱼类可养殖水域面积达1.6万多公顷,已形成洞庭湖、岳阳城陵矶、衡阳西渡、永州零陵等地规模较大的水产养殖基地。 (引自百科)

2、关于九的地貌记载

九同“久”,指时间之长。《尔雅·释天》:“九天,一曰清旦,二曰清明,三曰清和,四曰清晏,五曰清宁,六曰清睿,七曰清肃,八曰清远,九曰重阳。”“九月,春秋分也,故谓之九天。” 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中的“九天”即指银河。

《西游记》中的神仙大多是居住在“九天”中的某天的某个宫阙里。

《红楼梦》第八回写道:“那宝玉尚未进园门,只见两只斗大的螃蟹夹着人。”从文字内容来看,“斗大”显然形容的是形状不是容量。这“斗大”可能指的是民间用来量粮食或酒的器具——斗,而不是用来计量重量时的斗。这种器具各地都有,我在云南很多农村也都见过,所以不用多想就知道是个体积单位。 “两斗玉米”、“一斗高粱”之类的说法很常见。

“两斗西瓜”、“一斗香蕉”就有点奇怪了,似乎不常用。我猜这里的“斗”有可能是用来测量体积的“升”。不过,用“升”来表示水果的大小是很奇怪的,应该也是作者笔误或者省略了量词“个”。

这里应该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两个升(斗)大小的螃蟹”。 地名的“斗”可能是“都”,现在湖南很多地方地名还保留着“中都”、“河西”等称呼,这是古代部落的叫法。比如我的老家永州市冷水滩区原称“河中”,整个市原来就叫“河中府”。

晁芝碧晁芝碧优质答主

山南水北谓之川。在湘江流域,长沙居湘江下游,因此属于阴,而湘江上游的衡阳(古衡山也)属于阳。衡,横也,就是长沙的北面一道横梁。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这是中国古代阴阳学说的核心内容。

在中国古代,南方(太阳的出生地和成长地)和北方(太阳的衰落和归宿地)象征着人的生命力和生命意识。而湘江流域恰恰跨在北回归线之上,属于亚热带生态区域,它有着充沛的雨量和温暖的阳光,因此也蕴育了特别旺盛的生命力和生命意识。

中国的传统哲学认为,世界万物都可以用五个字来概述,那就是“金、木、水、火、土”。“金、木、水、火、土”被称为“五行”。“五行”不仅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五种构成元素”,而且它也象征着宇宙间的“五种功能”,即“生长、结实、养育、吸收、传布”。所以,五行同时又是五德:“木德”就是生生不息的“生机之德”,“火德”就是照临万物的“光明之德”,“土德”就是培育禾苗的“厚载之德”,“金德”就是切割事物的“变革之德”,“水德”就是奔流不息的“流畅之德”。“五行”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叫“相生相克”。比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就是相生的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则是相克的关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