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地板隔音有用吗?
这个要分两个方面来说,第一是对于汽车噪音来源的划分,第二是对应措施的有效性验证。 对于噪音的来源,目前比较公认的分类方法是: 发动机噪声、底盘噪声(包含路面噪声)、空气动力噪声和车身结构噪声。 其中,发动机产生的噪声可以粗略分为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地面传来的噪声包括路面噪声和胎噪;空气动力噪声包括进气系统噪声和排气系统噪声;而车身结构的噪声主要是由车身附件如车门、前后围等产生的结构振动引起的。
对于上述各种类型的噪声,需要采用相应的手段进行处理。例如,抑制发动机的噪声主要有优化设计发动机盖和前裙的方式改善进气效率减少噪声;而降低排气系统噪声主要从优化设计和安装位置入手。对于路面的噪声和胎噪则是通过提升轮胎的性能(比如增大轮胎的截面尺寸以增加路面噪声的衰减)来实现。而对于车身结构的噪声则主要通过优化车身的结构设计来减小共振点从而减低噪声。
所以,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从上述各个噪声源着手分析进行改进或消除。 然而,事实上这样做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现实的。我们通常采取另外一种更简单有效的方法——阻断噪声的传播。也就是说,在已经产生的噪声向外传播的过程中,用一些方法将它隔断,以达到降噪的目的。比如使用车门密封条,对减小整个车内的噪声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对于已经存在的汽车噪声,可以用一些方法减轻其程度。比如在车上铺地垫,虽然作用不明显,但毕竟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且能减轻一部分车内噪声。另外,现在有很多新车都配备了原厂静音地垫,效果不错,值得推荐。 有些人会选用类似防撞钢瓶之类的器材加装在地盘中,其实这种办法的效果有限且无必要。因为现在汽车的设计都相当讲究结构强度,一个防撞钢瓶不可能达到很大的减振效果。况且许多原装车已将所有可能产生噪声的部件都做了严格的密封处理,再加装这些配件有些多此一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