戉字五行属什么?
戉 yuè 【戌集中】【戈部】 戉 ·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4 五筆字形:NNNA 三點水變體
字義:古代戰國時代用的斧狀兵器。引申為削、斬。與“鉞”關係密切,多用作姓氏。
說文解字:「戉」者,「鉞」也。从「弋」聲。讀若「越」。今作「鉞」。或作「戉」。亦作「越」。
形聲。從弋(yì)聲。讀若悅。
说文解字注:戉。戰國器也。見諸子趙正篇。註曰。刃廣一尺三寸四分。柄長八尺九寸。重三斤十兩。似斧非斧。相傳漢高祖得於涿郡,命蕭何造此器用之。則此器春秋前久已有之。而諸子所記載者,其制大小厚薄各異耳。今之戎翟諸羌所用之大斧,其状近此。然則此謂之事鉞,無疑矣。又鉞所以斬木爲兵。故書傳通謂之斧。今鉞則不用以斬木,故《周禮》司匠主�鉞,而不主斧。蓋自後世以來,兵鉞不用,而以鉞為斧矣。凡軍中所用之鉞,皆鉞之本意,所以斬木者也。故古之鉞必長而尖,後之鉞必短而圓。 又按《周禮·冬官考工記》有軋鉞,注曰。鉞所以軔車者,當是兩端曲刃之劍。又《周禮·夏官司马》大濰鉞,注曰。鉺,小戟也。亦以鏌鎁爲刃。
分享到:
一般说来,现代汉字由于一个字经常表示多个意义,因此,它的所属五行也往往不止一种,判定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四种:
1、按照本字的偏旁部首划分,偏旁部首都不同,五行自然有了区分。比如:带有“氵”、“三点水”的字归水;带有:禾木竹草的字归木;带有“金、钅、钅”,的字归金;独体字一般归金;带有“火、焱”的字归火;带有“土”和“土”可分解出的“垚”,归土。
2、按照本字的造字本义划分。比如:“磊”由三个“石”组成,为金,本义为众石之积,山石高峻,引申为高大壮丽,所以“磊”字在与“高大壮丽”相关的名称中用字时归土。
同样的字由于在名称中表达的意思不同,其五行归属也不同。比如“明”字,本字上面是“日”,下面是“月”,“日”为火,“月”为金,火克金,所以本字归火,当“明”字用于名字时表达的是光明,引申为智慧,归属为水。再比如“明”字用于地名“天目明堂”中时,其本义为明亮、清晰,堂因明亮、清晰而显得高大壮丽,所以归属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