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时国际篮联?

边雨颖边雨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中国篮球水平怎么评价呢,我作为一个26年球迷(看CBA),80年代开始看NBA(看直播或者录像),可以说我的篮球观球生涯完全见证了我国篮球水平的发展历程 从70年代国家队开始,我们看着蒋老爷子带领着男篮在世界舞台上征战,虽然成绩不理想,但好歹看到了我们在世界大赛上面对高水平对手时,能和对方拼到最后一秒,甚至出现过张卫平指导的“罚球决胜负”,这种拼搏精神是现在男篮不具备的;到了94年和96年的奥运会,我们都看到了李楠、阿的江、姚明等一代代国手在赛场上的汗水和泪水,94年我们输给了罗马尼亚队,无缘奥运八强,96年虽然赢了阿根廷队,但姚明的那场伤病让我们看到现在的国家队曾经经历过怎样的低谷——连亚洲球队都赢不了,当时真的是对中国篮球最失望的时候;进入新世纪后,我们终于又在奥运会上见到了中国男篮的身影,虽然实力差距明显,但我们的球员态度端正,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没有让比赛沦为垃圾时间,这是最让人欣慰的地方。

总之,从80年代到现在,无论是什么时期的中国男篮,他们在赛场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是不曾改变的,只是水平一直在原地踏步,而其他球队的水平却有了长足的进步,所以中国男篮的差距越拉越大。 说了这么多,不是说我国篮球水平低吗,为什么还要吹捧几句,因为我想起一句话——“精神不是体育的产物,而是产物的延伸”,至少我国的篮球运动员在场上是有努力拼搏的精神的,而这种精神应该延伸到赛场下,让篮球运动在我国普及开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无人问津。如果哪天中国篮球在体制和技术层面有突破的话,我相信我国篮球的水平会有个质的飞跃。

2.说到体制,就不得不提青训体系,现在篮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里算是普及程度比较高的运动项目之一了,不少小学甚至中学都有专门的学校或者班级组织打篮球,但是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拔机制还不完善,很多有篮球天赋的孩子因为没有良好的培养机制而被埋没。另外就是专业球队的培养机制,CBA和中甲各级联赛的俱乐部其实根本没必要和足球一样建立梯队,因为真正能够打出名堂来的年轻运动员并没有几个。最后,不管是篮球还是足球,作为集体项目,其荣誉感和团队意识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否则一旦选进了职业队,球员很难适应那种强度很高的训练和生活环境。

3.技术层面,中国男篮的技术特点一直以篮下硬凿为主,外线投射为辅,这样的打法导致我们的进攻效率很低,篮板球保护不好,失误也多,防守端由于对抗性不足,经常让对方后卫轻易得分。现在国际篮球潮流已经转向外围投射和快速多变,我国男篮却没有跟上步伐,依然靠篮下对抗和篮板球取胜,所以落后人家不止一个档次,而且这个档次会越来越远。

花雨桐花雨桐优质答主

中国在1935年加入国际篮联,1985年成为国际篮联中央局正式成员。在1990年第11届北京亚运会之前,中国男女篮的国际大赛成绩并不显赫。随着北京亚运会中国男女篮双双登上亚洲之巅,中国篮球自此打开了通往世界篮球赛场的大门。

中国男篮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三次参加奥运会,最好成绩是1996年的第12名。中国男篮于1986年(马德里世锦赛)和1994年(墨尔本世锦赛)两次参加世锦赛,历史最好战绩是第12名。自2006年起中国男篮成为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常客。在1994年多伦多世锦赛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男篮两度作为东道主自动入围。

自1994年起中国队9次参加亚运会,其中在1994年、1998年、2002年、2006年和2010年五度夺冠(此外获得两枚银牌、两枚铜牌)。自1995年起中国队11次参加亚锦赛,史以来七度夺冠(此外获得一枚银牌和三枚铜牌)。

中国女篮于1987年、1992年、1996年、2000年、2008年和2012年先后六次参加奥运会,历史最好战绩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得亚军。中国女篮于1986年、(1989年)、1990年(因改制未举办)、1994年、(1998年)、2002年和2010年先后五次(加上首届在东京举办的女篮世锦赛)参加世锦赛(世界杯),历史最好战绩是于1994年澳大利亚世界女篮锦标赛上获得亚军。在1994年(多伦多世锦赛)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篮作为东道主自动获得了参赛资格。

自1974年首次参加亚运会起至2002年中国女篮连续10次获得亚运金牌,直至2002年亚洲诸强崛起之时中国女篮才被韩国女篮夺得冠军,但中国女篮在2006年和2010年又重新将失散的亚运金牌夺回。自1991年起中国女篮9次参加亚锦赛,史以来七度夺冠(此外获得两枚银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