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五行属什么?

徐熠玲徐熠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根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第一个确定的节日是清明节,第二个确定的节日是端午节,而这两个节气的确定均和节气有关。 先来说一说清明节,《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候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也就是说,在古人眼中,清明这个节气意味着天地间阳气充足、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所以,人们在清明扫墓祭祖的同时,也开启了踏青赏花的活动。

再来说说端午节,屈原的《离骚》中有“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的句子,其意指的是早晨采摘木兰花瓣,晚上采集苔藓类植物。而在民间传说中也有楚怀王由于思念大夫屈原,让宫女在清晨去摘取木兰草和提溜香草浸泡在酒中,制成“调露黄酒”,以此作为纪念。

那么,为什么要用这两种东西来泡水呢?原因就在于二者都具有芳香化湿的作用,能够祛除体内的湿气。而身处南方的人们,此时正面临“湿毒疫疠之气”肆虐的高危时期(端午前后正是梅雨季节),因此具有祛湿效果的酒水就成了人们祛病防疫的重要物品了。

除了以上两个和节气有关的例子之外,还有元宵节、立春以及立冬等等,都是古人通过观察天象预测出来的时间点,并且将这些时间点对应的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结合起来,从而得到一个较为完善的“天人感应”系统。

糜一豪糜一豪优质答主

端午节在五月初五,五数在先天八卦中属土,而五月是夏至所在的月,夏至主阳气极致回旋,阳气在八卦中也属南,是离卦,离卦在先天八卦图中的位置是在五行中央,象征火,所以,五月在五行上可以属火,也就是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从五行上说是火最旺的时候,因此,这天一些对应的习俗也都与这种解读有关,比如戴红头绳/手绳、用红纸剪成三角形在屋内门窗上悬挂、家门上插菖蒲和艾蒿、喝雄黄酒等等,都是与这里的解读相应的。

也有的认为五数在后天八卦图中属火,五月在五行上也属于火,所以才会有五月初五又称“重午”、“重五”、“端阳”之说。

在传统上,五月也是“恶月”、“毒月、“黑五月”、“百毒之月”,一些毒虫和病菌会在初夏之交的五月开始滋生,导致人们易生疾病。同时,农事活动也接近繁忙的阶段,身体上和精神上都更易疲惫,因此也更易伤身致病。所以在后天八卦中把五数定为火,并定在南,取“毒热之极”的意思。因此我们会在一些古文中见到有这样的语句,比如:“孟夏之日,万物方盛。鼉鸢群翔,用事于商。”(西汉·刘向《说苑·辨物》)“……(夏则)温风始至,蟋蟀有变换,反舌无声。”(《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建星中。其日丙丁。其味苦,其臭焦,其音角,律中中吕。其数七。其于动也,其事折割……”(《礼记·月令》)“孟夏行冬令,则草木零落,凶狡并尘,瓜瓠不成……”(《礼记·王制》)

所以,在初五这天有饮雄黄酒习俗,“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于门,亦或作虎头悬诸门左。以彩纸剪成小虎子,染着赭黄,粘于葫芦上,穿于小儿身上。”(《燕京岁时记》),都是为了避除毒热的意思,也都是端午节的节俗由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