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五行属什么关系?
首先,“五行”中的“五”不是数字5,而是指东方、南方、西方和北方这四个方位,还有一个中间。古人认为世界是由土(中央)、金(西方)、水(北方)、木(东方)、火(南方)五种元素组成的。
其次,“行”也不是我们所说的“行为”“行动”“品行”等意义,它相当于英语的“to be”,表达的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所以组合起来意思就是“某物是什么”的意思,问的是事物的属性或者状态。 比如:
1.太阳是什么?答:太阳是火的源头。
2.你是猴子吗?答:我是人。
3.地球是行星吗?答:是的,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4.地球是什么?答:地球是从宇宙中凝聚的一团物质逐渐演变成现在这样的行星的,地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5.水是什么?答:水是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色无味液体。
6.风是什么?答:风是无形无象的气流运动。
7.电是什么?答:电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真实存在的物质。 ……
木、火、土、金、水称为“五行”,是古代对世界和人体系统最朴素的、最宏观的认识。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探索宇宙和人体的内在联系时,发现自然界和人体存在五种基本物质,他们根据它们的共性分别赋予了“木、火、土、金、水”五个字,称为“五行”。虽然他们取的是自然界五样最普通的东西命名,但它们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木、火、土等,更不是说人的体内就真的有这些东西,这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相生,就是相促进,依次木促进火的产生,火促进土的产生,土促进金的产生,金促进水的产生,水促进木的产生。相克,就是相制约,木制约土,土制约水,水制约火,火制约金,金制约木。
五行学说将人体分成五脏,分别为肝、心、脾、肺、肾,分别与木、火、土、金、水相对应,称为“比象”。比象不是相同或相象,而是事物之间存在神秘的、微妙的、说不清的、但又确实存在的某种关系。这样,人在体内的五脏之间也存在着相克和相生的关系,保持着一种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