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南边是什么城市?
先引用某位知友的回答,侵删。 南边到底是不是城市,这是个问题…… 我们习惯上把“城”和“市”当成同义词用,其实都是错误的。 “城”字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如下图) 。金文的“城”字如上图所示 ,这个“城”字像一座墙壁环绕的方形城堡。
西周时期的文字(金文、甲骨文等)的“城”字中,城墙的形象依然非常明显。但是到了秦代小篆(如图)的时候,城墙已经变得模糊而难以辨认了。后来汉隶(如图)时,城墙的形象已经完全消失了。 由此可以看出,“城”的概念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改变的——它一开始指的就是有围墙的城堡,但到后来,它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过了有围墙的城堡的范围。比如今天北京的四合院,在古代其实是有墙的(称为“禁墙”),但它并不是“城”——因为没有内城的护城河。(注意:这里所说的“四合”是古代建筑形式,不是现代四合院的意思) 那么古人怎么定义“城”呢?《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对“城”的解释是这样的: 用简体字写出来就是“设防的住所”,这里的“所”是指地方,也就是“居住的地方”。可见“城”最初起源于居住的地方,但后来它表示的是一种设立防务的居住之处。
而“市”就很明显是贸易的场所,比如北京的前门大栅栏。 大栅栏在旧京时称“珠市口”,就是因为这里曾是买卖珍珠的地方。今天我们说“到大栅栏逛逛”仍然没有错,它指的是一个带有商业气息的地区。 但如果说是去“市里转转”就不对了,因为“里”这个词是没有“城”的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