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宫廷糕点有哪些?
1、艾窝窝 艾窝窝是一种用糯米做的甜食,外面一层是用糯米粉制作的皮,里面有红枣泥、核桃仁等原料,吃起来又香又糯。 在老北京很多街头巷尾都有卖艾窝窝的小摊子,价格十分便宜,现在则很少能见到了。 有很多人说艾窝窝是满族食品,因为入关前满语和汉语差异很大,而“艾”字的满语发音就是“傲窝”或“爱窝”,所以艾窝窝的“艾”字应该就是来自于“阿穆尔河”(Amur River)的“阿”。当然这个说法只是猜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艾窝窝确实是旗人小吃。
2、糖耳朵 糖耳朵也叫蜜麻花,形状跟耳朵一样,颜色金黄,表面粘着芝麻,吃起来酥脆香甜。 老北京很多地方都会卖糖耳朵,但最出名的要数前门外的大栅栏地区,这一带有很多家卖糖耳朵的,而且味道都不错。
3、果脯儿 所谓果脯儿就是用水果加工制成的糖果,在清朝时就有制作果脯儿的工艺了,用水果制成色彩斑斓,滋味各异的糖果,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 现在北京卖果脯儿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满大街都是超市,在里面就能买到;或者去南锣鼓巷、后海那里也有卖卖的,具体位置不难找。
4、豌豆黄儿 豌豆黄儿主要是由豌豆做成,色泽浅黄,上面有一层薄薄的豆乳膜,口感绵软香甜。 以前豌豆黄儿是皇家的贡品,只有皇上才有资格吃,普通人吃了是要坐牢的。后来清朝覆灭,这种糕点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老少皆宜的食品。现在虽然吃的人仍然不少,但是已经不需要再为皇家贡品而担心了。
5、驴打滚儿 听说驴打滚儿这个名字的来历是因为做这道点心的时候,地上会留下一道红色的印迹,好像拉完屎的驴子踩出的足迹,因此得名。 驴打滚儿的主要材料是黄豆面,里面还有红豆沙馅,做好的样子就像一只只可爱的小刺猬,食用之前需要撒上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