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辅导哪里好?
现在的孩子真是难教啊!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曾经也是一名小学班主任,我对孩子们的心理把握的还是蛮准确的。 小学生最明显的两个特征就是:好学和好奇。 小朋友人小鬼大,总是充满了疑问、奇思妙想和小叛逆。 他们有时候比大人更有理性,更能明辨是非,只要引导得当,很多孩子能比大人想得更深入。所以,有很多时候我觉得小孩子比大人更有智慧。
当然,他们也是有弱点的,那就是好奇心重,爱玩,自律性差。 作为一名老师和家长,应该清楚的了解孩子的这两个特点,然后因势利导,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所以,在给孩子做数学辅导的时候,也要充分抓住这两个特点,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来谈谈如何利用孩子“好奇”的特点。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往往很难引起孩子的兴趣,更何况是小学生呢?所以,要想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就要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的呈现出来,激起他们的好奇心的同时,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达到很好的辅导效果。
例如在学习圆周率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量一量每个圆形纸片的长度都大约是多少,然后把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这样孩子在体验了计算圆周率的有趣过程后,就能自然地过渡到学习圆周率的计算方法上来了。 又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卡片,让孩子自己制作成10%,20%……80%……90%……100%,然后请小朋友们自己去观察,并思考:哪个百分比出现的次数最多呢?哪个百分比出现的可能性最少呢?
其次,聊聊怎么利用孩子“好学”的特征。 小朋友们都有很强的求知欲,都很爱学习,但是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很差,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与引导。 在数学辅导时,可以利用孩子“好学”的特点,适当增加孩子们的一些课业负担,督促他们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提升数学成绩的目的。 我家小孩刚刚上小学二年级,每天我会让他做两篇口算,四道应用题,外加一个整理笔记(整理当日所学内容)。三年级以后,每学完一个新的知识点,都要让孩子即时练习,做到温故而知新。 另外,我还让孩子预习下课后所学的知识,让孩子养成自学的习惯,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记载下来,第二天向老师请教。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能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而且还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因为孩子是自己提出问题的,那么他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必然要运用思维工具——数学思维去思考,去寻找答案。久而久之,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就慢慢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