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婴儿能坐车吗?
可以,但不建议。 新生儿刚出生时,对环境极为敏感,尤其喜欢安静、避光、稳定的环境。在汽车这么一个相对颠簸、嘈杂、多变的环境中,宝宝会感到非常不适的。 不过,随着月龄增长和发育,4~6个月后的宝宝对乘车这种比较特殊的旅途开始变得能接受一些。因为这个时候宝宝已经产生了“客体永恒性”的概念——即知道母亲虽不在眼前,但仍然存在于某个地方、能够随时回到自己身边。这样,宝宝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恐惧就会减少很多;同时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学会了抬头、翻身、爬、站立和走路,身体协调能力增强,也更容易适应车上的环境。
但是,即使再小的婴儿,长时间的乘车也是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 有研究发现[1],3个月以内的新生儿若长时间乘坐汽车,由于车内相对密闭,且处于颠簸状态,有可能会引起“汽车病”,出现呕吐、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还可能因此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出现情绪烦躁、易激惹、睡眠不好、反复哭闹等情况。 如果确实需要带宝宝出远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提前一周给宝宝做好心理准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告诉TA即将发生的变化,如“我们过两天要乘大巴出远门,路上可能需要3个多小时,宝贝真棒!”“爸爸要去出差,不能每天陪宝贝玩,但会给你捎好多好吃的回来哦!”等;
②带好充足的宝宝口粮及日用品,以免宝宝因为不适应新环境出现焦虑情绪;
③尽量选择光线良好、温度适宜的时间段出行,并尽量控制行车时间。
如果不得不长时间乘坐汽车(比如长途旅行),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适当减少喂奶次数或者给予固体食物,避免过度喂养导致宝宝因胃肠蠕动减慢而出现的消化不良症状;
②多给宝宝喂水,尤其是高温天气或长时间活动后,更要适时补充水分,避免水分不足而导致体液渗透压升高,引起宝宝脱水;
③根据气温给宝宝穿脱衣物,盖上棉毯,防止宝宝受凉;
④提供新鲜的空气和环境给婴幼儿,特别是胎龄较小的宝宝,应注意避开空气污浊、拥挤的车内环境;
⑤对于年龄较大的宝宝,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其在行驶的路途中下车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