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设计课程?
在现代教育倡导多元智能的前提下,幼儿园要怎么样设计课程才合适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现代的幼儿园应该怎样正确设计课程,来适应现代的孩子!
近年来,幼儿园的课程建设热点越来越多,特别是多元化智能环境下如何进行课程建设的相关讨论和试点工作已成为我国课程建设的一个新热点。但从国内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看,虽然在理论上大家意识到课程综合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却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综合的课程资源却很少利用。
现在的幼儿园课程普遍存在这些问题:
1、过于注重知识,课程目标中知识目标比例过大,实践目标和体验目标很小甚至没有。
2、过于成人化,完全脱离幼儿的实际情况。
3、过于难,教师教得很累,幼儿学得很辛苦。
4、片面以学科为中心组织课程,没有体现综合化。
5、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幼儿园如何设计课程呢?
1、树立为终生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的课程意识。传统幼儿课程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一味迎合儿童阶段活动的需要。课程实施比较刻板,缺
乏调动幼儿积极性的手段。新世纪的儿童受信息时代的影响,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幼儿只有在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活动中才能培养兴趣,增强选择性和主动性。应树立为终生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的课程意识,在课程的各个方面考虑到儿童的发展要求。
2、尊重教育一致性的原则,规划幼小学前教育时段。幼儿学段按学龄分为幼儿园和幼儿园附属小学两部分,在幼儿阶段,应尊重教育的一致性,幼儿园与幼儿园附属小学彼此衔接时,要注意对儿童课程实施情况的考虑以及课程调整与过渡的协调。
3、确保幼儿直接经验在课程中的重要意义。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幼儿园课程应从游戏开始,通过游戏对幼儿直接经验的强化,使幼儿在学习中逐步掌握知识、技能、经验和价值观,培养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各
个阶段,都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幼儿直接感知、亲身经历、动手动脑、大胆探索、讨论和交流等。
4、促进课程综合化。要加强生活的实践与体验,使幼儿园课程对儿童具有针对性、实践活动性和挑战性。从内容性质看,幼儿课程可分为社会、语言、科学、艺术、健康五大领域。这五个领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系统。
5、在课程实施中,应多采用综合的方式。活动设计应尽量避免分科或分割式的结构,在学科的关联意义上进行活动设计。若内容难以选择时,最好考虑到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要求,以活动为主线,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
6、应重视经验的应用与积累。除了进行日常活动中的综合活动设计外,幼儿老师还在日常活动中注意积累和整理各个领域中有代表性的成果、作品或杰作,以供在课程实施中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