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五行中属什么?
【答】(1)“五”是阴阳之气的五种状态 《黄帝内经》曰:“阴静阳躁,阳气衰则阴气盛,阳气盛则阴气消,故曰消长。”意思是阴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而阳处于运动的状态;当阳气渐弱时,阴气就会逐渐增多,而当阳气日益旺盛时,阴气便会慢慢减少直至消亡,因此就有了阳强则阴弱的消长变化规律。 在《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二十七》里有这样一段话:“至太阳,冬行夏令,则寒实而不泄……厥阴之政,风寒化而热厉……少阴之政,热化为雨湿……太阴之政,湿化而温,雨复时降……”文中指出,太阳的阳气处于衰退期时会呈现寒邪过盛的情况,这时人体会出现小便不通等症状;而到了厥阴当政之时,风气与寒气互相交结又演变成燥热,导致人体出现温热病证等。在自然界当中存在着由五种不同属性之气组成的六种气候模式,而这六种不同的气象循环更替就是阴阳相互转化的一个过程。
(2)“五行”是“五气”的具体表现形态 “木、火、土、金、水”这五行分别象征着春季、夏季、夏季和秋季以及冬季这五季,而在春生、夏长以及秋收、冬藏这四个自然现象里也蕴含了这五个季节的特性——“木”代表生长之力,“火”代表炎热之意,“土”则有中和之象,“金”乃肃杀之物,“水”为寒凉之本——由此我们便可知,所谓的“五行”其实就是由“五气所化”而成的,也就是说“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属性的实质内涵即是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所产生的风、暑、湿燥寒五种气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