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相怎么看?
五行的概念源自中国古代哲学,指宇宙间五种基本且重要的物质,它起源于对万物性质与现象的观察及抽象思考。 古人将木、火、土、金、水视为最基本的五大元素并认为这五种元素互相影响而演化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而这些元素在现今的科学中被解释为自然界中的五大类基本物质,即: 【金】是金属的元素,如铜与铁;亦代表硬物,如岩石等。 金对应于西方之色白、秋季以及辛、酉属金之物。
【木】是植物的元素,也代表树木等软物。 木对应于东方之色青、春季以及甲乙属木之物。 【水】是流动的水或雨水。 水对应北方之黑、冬季以及亥子属水之物。 【火】是燃烧的火或太阳的热量。 火对应南方之赤、夏季以及丙丁属火之物。
【土】是土地或土壤。 土对应中方黄、四季和辰戌丑未属土之物。 在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中,以天干之首“甲”、地支之首“子”来标记第一年和第十三年的年份循环规律就是六十年为一甲子,所以民间有“一甲子”的说法。 而在我国古代,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推算,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配合,用以记载时间。 天干地支最早诞生在黄帝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根据古代阴阳五行理论:
1.金克木,因为金属可以斩断树木(一般表示政治武力等方面)
2.土克水,因土能防水(堤坝等);因土性信实,可依赖(诚信)
3.木克土, 因为树木可以吸收土壤里的养分;(一般代表文化思想方面)
4.水是克火的,因为火易熄灭;但水太多也会淹灭火(火势过大,需用水来镇压)
5.火克金, 因为烈火能熔解金属(一般代表政治军事斗争) 6.金生水, 因为金若被锤炼,会吐露津液(金水相生);金属铸造的器皿酝酿液体物质(金属铸成的酒器,酒在传统文化中为液体)。
7.土生金, 因为黄金多产于沙漠,沙漠之土皆生于土又归于土因此土生金(地生金)。
8.木生火, 因为植物皆可燃烧;而且用火来冶炼草木可提炼出火;木材堆积久了亦可化为火焰。
9.火生土, 因为烈火可以融化泥巴而成陶器,使泥土成为有用之物,能够容纳万物;同时火焰燃烧,烧出灰烬,此灰即是土(火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