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气预报准吗?
说在上海待了两年,感觉天气跟预报差不多,那是假的,上海的天气预报,比起其他地方,确实准很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来看这组数据(来自上海市气象局官网) 2016年-2018年,这三年上海市区(黄浦、卢湾、徐汇、静安、长宁)的月平均降雨量和月平均气温,与当年实际值对比,误差都在±3%以内;而上海周边城区的误差则要大一些,比如松江和奉贤,这三年的平均降雨量都少了3成左右,平均温度高了1.5℃上下。
如果比较极端情况下的天气情况,那上海的天气预测可以说是“无往不利”。 看看2016年初的那场大雪,全市普降大雪,上海中心气象台,在1月25日凌晨2点发布暴雪蓝色预警,这是近10年来,上海最早的暴雪预警。凌晨4点多,预警升级到暴雪橙色预警,也是这些年最早发布的暴雪橙色预警之一,当时很多交通已经受阻,地铁全线停运。
上午9点左右,随着降雪逐渐停止,预警解除。从下雪开始计时,整个过程不到12个小时。 而更早之前的2010年到2012年间,上海曾连续四年出现倒春寒,春季最低气温几乎都在零摄氏度以下,2012年2月底的一天,气温甚至跌到了−11.7℃。
这四年的春天,上海周边地区的油菜籽几乎都没有抽薹开花,原本应该是一片金黄的油菜花田野,变成了白色世界。 这几年,大家对于倒春寒的记忆还停留在12年和16年,殊不知早在10年前,上海的倒春寒就已经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2010年春,位于苏州河沿岸的静安公园,一夜之间成了网红打卡地,人们纷纷去那里赏春,因为倒春寒尚未离去,大家还能看到结冰的河水。而到了2011年,同样在苏河两岸,春光大好,人们却再也见不到结冰的河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上海比大多数城市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首先是因为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海洋性特征明显,夏季降雨强度大,台风频率高;其次是上海的人口密度和工业产量均居全国前列,碳排放量也高,因此气候变暖带来的升温、海水渗透等问题都会提前在南京东路步行街发生。 最后想说,虽然上海的气象预测已经相当准确,但我们还是应该做好防护措施,减少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