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哪里有西安?
上海有个叫“关中秦腔文化园” 的戏迷聚集村,里面每天都有秦腔节目演出。 园址位于闵行区虹桥镇。虹桥是个移民城市,在这里工作生活的陕西人有很多,因此也带动了当地对陕西传统文化(主要是秦腔)的欣赏和普及。 在一个周末的午后,我来到了这个名叫“关中秦腔文化园”的地方。
这地方其实是个民办的文化艺术传播公司,位于一幢写字楼的7楼。楼下大厅的醒目位置放着公司的介绍和演艺人员的照片。 走进办公室,接待的我是一位姓王的女士。她很高兴我能前来参观,并且非常热情地给我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他们一共有40多位演员,大部分是以西安、甘肃、宁夏等地为基地的“老陕”,平时主要扮演传统古装剧的角色。当然演出的剧目除了传统的“大戏”外,还包括现代戏以及小品等。 “我们不但能够演出秦腔,也能够演出京戏、越剧等等。只要能找到观众,我们就去表演!” 王女士说,她们这个团队最大的特色就是“接地气”——所演的题材都是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比如之前演过的小品《搭把手不孤独》,就反应了当今社会空巢老人这一社会问题;而传统剧目《五典坡》则被改编成《王宝钏选驸马》,把古代女子受压迫、不幸命途的故事改为如今女性自主、敢于反抗的精神面貌。 而最让人忍俊不禁的还是由公司男演员们扮相的《沙家浜》。他们穿着草鞋、绑着绷带、夹带着陕西口音唱着“智斗”,那种滑稽样子实在是让人乐呵。
最后,王小姐还自豪地向我展示了一张奖状——他们最近刚刚获得了上海市业余戏剧比赛的第三名。 “我们有专业的导演,甚至还有大学生志愿者,所以演出质量也是有保证的。”她说,虽然他们的服装道具不够专业,但都能体现出秦腔古朴的气质。 我询问王小姐是否担心这样的表演会被年轻人所摒弃。她笑着对我说,不用担心,现在的年轻人很有爱心,只要表演者表演认真,动作到位,台词传神,就会有人喝彩,甚至有人会主动送上小礼物。
在离开前,王小姐还热情地邀请我再来看看他们的排练,并送了我一本精美的秦腔人物写真集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