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明什么生肖?
“月到中秋分外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月亮到了农历三月(正月)以后,每个月都会变得明亮起来,直到八月十五中秋节达到最亮(圆)的顶点,而后逐步由丰到缺,再重新明亮起来。这个过程大约为一个月左右,因此古人根据此现象总结出的月圆月缺周期为“朔望月”或“望日”、“晦日”(初一至十四,每月有四个“望日”和一个“晦日”)。 那么,为什么农历三月以后月亮才会变得明亮呢?这是因为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它发出的光主要是反射太阳光。而反射太阳光的面积和方位主要取决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温带时,我国处在春分秋分节气期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置在赤道附近,地球公转速度加快,白天时间逐渐延长;但受全球气旋活动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出现“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气候特征。这个时间段,月球在天空中的亮度开始逐步增强。
然而,这并不是说从农历三月份月亮就会“大放光明”了。因为月亮的光并不是直接照射过来,而是先要经过大气层的折射/散射才能到达我们的眼睛。所以,月亮的亮度会呈现一个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亮都是“倒立”的,即太阳西升东落,月亮东升西落。这样,在每天日出日落的过程中,大气层就会多次折射/散射月球的光线,使得整个白天都能看到月亮的影子,只不过比夜空中看起来稍矮稍小而已。而在夜晚,没有光污染的情况下,可以清楚看到一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夜空之中。
总之,对于生活在北温带的我们来说,农历三月份以后的“月明”只是一种相对概念,而不是指一个特定的农历时间点。毕竟,节气是反映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不是指某个特定的时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