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剑道有哪些?

寿漫云寿漫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据我所知,国内现在比较正规的剑道场有三处 一是北京陈式太极剑道会(地址在北京东四六条)二是上海心武堂(在光复路,近北苏州路)三是成都青羊宫(就是最近因为游客上香烧毁宫殿那个地方) 此外一些传统武术中也有剑法,比如咏春有五枚拳和木人桩法;八极有四门刀;鸳鸯腿里有鸳鸯剑;螳螂有枪螳螂、棍螳螂还有鸳鸯螳螂(貌似是川北大木偶戏里一种武功) 还有一些所谓“大师”自己搞的所谓剑道,这里就不介绍了。

我在北京的时候去过那家太极剑道会,当时正赶上他们收徒仪式,师傅是个很和蔼的老先生——其实能见到几个真正的武林高手已经很难得了 后来听说在上海也有一个剑道社团成立,但是我没去成 上海那边的风俗和咱们这不一样,都是交钱报名然后给你个袋子,里面是一套练习用的器具,然后给你一个口令,根据口令来换装练剑。据说这是模仿日本剑道的训练方法。

我看过一篇报道,好像说国内剑道的发展潜力很大。。。。 反正我是没有继续练下去 因为我要学会真功夫! (哈哈,不好意思,一不小心暴露了野心。。。。)

惠丽男惠丽男优质答主

中国的剑,其实在先秦时期已经分化了。作为实战的军事用剑,随着战争形式的发展而发展,没有特别明显的文化特征;作为礼仪装饰用剑,包括佩剑和仪仗剑,除了具备实用战斗剑的基本功能和属性以外,逐渐在装饰上体现出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

其中尤以春秋战国时期为盛,各种剑首、剑格、剑璏、剑珌上的花纹图案,以及剑身的铭文,包括后来秦汉时期的错金银装饰技术,都彰显出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巧思。到秦汉时期,作为装饰用剑已经演变成了剑饰非常繁复的纯礼仪剑。这种礼仪剑,我们可以叫它剑道之剑。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其文化性、象征性超过了实用性。

我们如果翻看古代典籍就会发现,对剑的记载有几千条甚至上万条,但对其他兵器的记载却很少。而且古人对刀和剑是严格区分的,如“大刃谓之刀,小刃谓之剑”等。古人还写过很多关于刀剑的书,如《吴越春秋》《越绝书》《古今刀剑录》《集古录》《刀剑录》。由此可以证明,剑不仅仅是一种兵器,对古人来说,它是人格的象征、精神的图腾。在众多兵书中,最著名的要数专门记载吴越宝剑的《越绝书》了。这本书里提到越王勾践有五剑,号称“五剑毕具,尽天下之理”。从这一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剑在古人心里的地位已经很高了。

古人爱剑、尚剑,把剑看作自己人格的延伸。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身死而剑不折”。可见剑在他们心目中是最重要的,必须得保护好。古人对剑的爱戴和忠诚,可以说超越了对自身生命的重视。古籍中记载了很多这样的故事,比如越王勾践剑刺入对方身体的时候刀刃不断,古人以为是剑有灵性,所以会更加爱护。从这个角度讲,中国人对剑的信仰,其实已经是一种本体的信仰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