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字五行属土吗?
“仲”字的偏旁“中”,《说文解字》中有解释:“屮”指草木的嫩芽;这个“屮”下面是一支箭。 古代打仗用弓箭,射箭的时候,一般人都站在“屮”的位置上,所以这个字有“中间”的意思。 “仲”字本义是指排第二的人、位置在中间的人(这个意思现在一般不用)。 由此引申出“中庸”“适中”“仲春”“仲夏”“仲冬”“仲秋”等词。这些词语里的“仲”都是形容词,表示“居中的”“第二的”。
五行里火生土,所以用火来旁注“仲”的属性是土。 但是现在很多人把很多含义丰富的汉字简化了,“仲”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简化的“仲”字形变,现在的字典里一般都无法查到“中和”这两个字。
比如,清·段玉裁注《说文》云——“凡言‘中’者,如‘中州’‘中国’‘中流’之‘中’,皆古字也。今作‘仲’者,误矣!”——“仲”字在古代还通用“中”字,现在已经不再使用该字。 又如,明·杨慎撰《古文渊薮》—— “仲春,正月仲阳之月……今《礼·月令》作‘中春’。俗书‘仲’作‘中’,非是。” 杨慎生活在明代万历年间,他发现的“中春”即“仲春”是很值得注意的材料。因为隋代杜台卿所著的《五经文字》和唐朝陆德明所著的《经典释文》里都指出,“仲”字古音“直忠切”,而“中”字古音“章勇切”,两个字读音不同,可见“仲”不念“中”。
现代学者认为,“仲”的古字形像一支箭射向草木的嫩芽,因此读“zhòng”,也有“第二”“中间”的意思。 以上材料说明两点:第一,“仲”古时通“中”;第二,“仲”并不属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