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形容什么生肖?
“马后炮”的比喻义是:事情结束后,再按道理分析、评论,说别人错了,叫“马后炮”——这实际上是“事后诸葛亮”的意思。 这里的“马”实际上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日晷。这种工具由刻着平行弦线的圆盘和立柱组成。太阳的位置被这些弦线划分为若干区,每两个区之间的夹角是一个小时的时间间隔。
在一天之内,当太阳光直射点位于哪一个区域时,就意味着当时是哪一个时辰(古代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由于地球不断地绕着太阳旋转,所以每过24小时,太阳的位置就向下一个区移动一点,而正午时刻也相应地向后推移1个小时。 为了便于计算,人们把白天分成12个等份,每一个等份叫作一个时辰,每一时辰对应于今天的2个小时——这样,从早上6点钟到下午3点钟,就被分为12个时段,分别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
古人根据对太阳位置的观测来确定时间,然而,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比如大气层的透明度),实际观测得到的太阳位置和时间之间并不存在准确的对数值关系。他们只好采用一种近似的方法:将每个时间段再均分成两段,每一段叫做一“段”,并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个字来表示;然后把每一天分成10段,每段用1个字代表,这样,从子时至亥时每天就有120个字了——“甲子乙丑丙寅……壬申癸酉甲戌乙亥……” 在计算上,古人把10天看成是一个周期,把这个周期的末尾数和第一个周期的开头数加起来,作为这一天的记时符号。如果某一天正好赶上两个计时的尾数相同,那么,这一天就用“甲”“乙”……“癸”来重复一次。从理论上讲,同一天内出现同一个字是可能的。例如正月十三日可能成为“丁未甲寅乙卯癸卯”“甲子丙子丁丑甲寅”等等。
当然,这种情况不可能天天发生。如果一个月内有“甲乙丙丁戊”5个字重复出现的话,那么这个月份就只能由“丙午丁未戊申”来表示了。 这种古老的计时法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只有在一些文史资料中才能找到它的踪迹。不过,它却为现代数学提供了有趣的实例。在研究随机现象的时候,这种方法常被用来产生序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