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流量准吗?
首先,我觉得“流量”这个词用得不是特别准确,因为地铁不像一个网站,有访问量(pageview)或者独立访客(UV)之类的统计。 地铁这个公共交通运输工具提供的是一种公共服务的,它的功能主要是满足大众便捷出行的需求,而不是像某些网站那样以获取用户数据并以此向广告主收取费用。我觉得“客流”可能更贴切一些。 至于这个问题所说的“准”是什么意思呢?是要求能精确到个人么?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无论什么交通工具都有“漏乘”的可能——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可能会改变主意,不乘车了;也可能在上车后发现有更远的目的地更方便,于是改乘另一班车等等。 如果这个问题是指“能否对群体特征进行描述”的话,那么应该说是非常准确的,因为无论什么人乘坐地铁时基本不存在“隐瞒”的情况,所以通过调查能够获得相当大比例的人口样本,进而对人群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
如果这个问题指的是“是否掌握了某个人所有的交通需求”,那肯定是无法满足的,毕竟大多数人不会每天、每次都乘坐同一班次地铁,同一天内乘车的目的地也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可以掌握一个居民一段时间的(主要的)交通需求,比如最近一个月内有几天你每天都会坐地铁去上班,每天上下班的路线是怎样的等等。 最后,其实“地铁流量”本身也是一个概念含混不清的词儿……它是指地铁的客流量吗?还是指进站量和换乘次数等等?如果没有具体的测量方法和标准的话,“流量”就是一个很空的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