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龙炎还有哪些企业?
“类似龙炎”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意思,不过我理解提问者可能并不是真的想问这个问题的含义是什么,而是想问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像龙炎这样的企业存在。 如果以龙炎为样本来探索中国式民营企业的未来,那答案绝对是令人失望的。因为不管是从商业逻辑、资本运作,还是外部环境来看,龙炎已经是一个夕阳行业中的黄昏企业了。 商业逻辑来看,龙炎作为一个零售电商,其核心的商业模式可以归结为“通过低价来吸引流量,并通过提高客单价和消费频率来获取利润”。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国内的线上零售电商基本都可以归类到这个商业模式之下,不论是当年如日中天的淘宝,还是后来的京东、拼多多,亦或是现在的小众平台聚划算、淘鲜生等,无非都是在这个商业模式基础上做出的不同调整罢了。而线下实体零售同样遵循这个逻辑,只是线下实体有着更高成本的流量获取成本,导致客单价和消费频率很难提升,因此线下实体更多的是追求销量而不是销售额。所以同样是卖水,龙炎是亏钱赚吆喝,而线下便利店却能做到盈利。
资本运作来看,任何一家企业想要健康持续地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驱动;而资本市场上那些所谓的“明星公司”,无不是借助资本的力量迅速做大做强的。但纵观龙炎的发展历程,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与资本相关的消息,无论是融资还是上市,哪怕是跟阿里巴巴那样的合作,都从未进行,而这恰恰是最需要资本的地方。一个正常的企业发展应该是有一定资本预算的,而预算的执行过程就是不断寻找更优质的资源以支持公司业务增长的过程。但龙炎似乎并没有这样做,相反,我们看到的是龙炎一直在“烧钱”,用高额的广告投入和低廉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从而换取短期销量增长和销售规模扩大。虽然短期内这种模式能够取得成功,但是一旦到了后期,缺少了外部力量的注入,缺乏资本支撑的公司要么依靠缩减成本来维持(如小米),要么就只能依靠出售资产或者寻求被收购来结束亏损的局面(如当当网)。当然,如果龙炎能够熬过行业冬天,等到市场规模效应显现,或许能迎来新生;但如果不能,那么就只能认命,沦为市场中的一个残魂野魄而已。
外部环境来看,任何一个企业发展都要顺应时代潮流,借助外力助力成长。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正是靠着苹果和微软这两个科技巨头的崛起,完成了第一次互联网时代的跨越;而在我国,正是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批批企业外赴海外,寻求更好的发展。反观龙炎,虽然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但是其主营业务受到诸多限制无法突破;虽然国家一直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真正能够享受到政策红利的创业者又有多少呢?龙炎这样死扛硬撑的企业又有多少机会能等到行业转暖的那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