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生肖是什么动物?
“玉露”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王嘉谟《雨雾》中,形容一种雨景:“湿云如黑龙,凝滞在空中。天色如婴儿,眉目渐分明。玉露沾芳草,泠泠漱花蕊。”这里把“玉露”比喻成天空中的雨露和雨滴,形容天空阴沉、湿润。 到了明人李渔的《笠翁诗集·夏》中,出现了“清霜”代替“玉露”的场景。具体诗句为:“晨分新雨后,晚浴夕阳余。清霜晓未散,冷月夜方疏。”在这里“玉露”变成了秋天的代表。 而现代文学作品中“玉露”最出名的出场要数冰心《往事(三)》中描写桂花的味道:“窗外的桂花正在盛开,含羞待放的花儿,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低着头,微微散发着幽幽的香气……”这里将“玉露”比喻成了芳香的桂花。 但实际上,“玉露”的原意指的是带有露水的水珠,多用于比喻露出水面的石头。
汉代人杨雄在《太玄赋》中就有“石披绣锦,水播玉露”的句子,这里的“玉露”指的就是露珠。宋代词人柳永在《浪淘沙》中写道:“旧游踪,何处寻?漫立波纹,画扇轻挥。粉痕消染淡烟霏。池沼莹然,似翠绡抛粉,玉露团香。”“玉露”也代指水上浮萍开出的白花儿。南宋诗人范成大在《浣溪沙·晚步》中就有“两两归鸦带夕晖,碧云深处树依依。玉露凉侵濯浣衣。”的句子。
可见从汉代一直到宋朝的“玉露”与我们的现代生活相距并不遥远。古人也是用着带着露水的叶子泡茶、用露水滋养花草植物。但到了元朝之后,“玉露”开始变得高贵起来。明代冯梦龙在《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中记载了一个叫白玉娘的美丽少女,因为家里贫穷,被卖入豪门,饱受痛苦的经历。她的故事一度成为民间流传的爱情传奇,最后更是感动了皇帝,封她为“玉妃”。
从此之后“玉露”就成了皇室贵族的专属,用来象征高贵的皇权和地位。 不过,民间也有沿用俗语“玉露”来形容月亮的圆缺变化。如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西湖二集·团圆缘分》中写到“此时月光如水,照得街如积水一般,朦胧一片。”又如清代小说《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就描写了宝玉和黛玉赏月时的场景:“当下月色甚佳,黛玉倚着胡床,宝钗傍着宝玉坐在垂花门里的门槛上。”“玉露”也就有了圆缺变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