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想半天什么生肖?
“春游”是个很有意思的词,它意味着春天到了,天气变暖了,大自然开始复苏了…… 也意味着该出门走走、锻炼锻炼身体了(不说了,我该去跑五公里了)! 但春游还有个意思是古代贵族子弟春季到绿野之间进行射猎,打打下马威,展示下年轻力壮。 而这个意思又和《诗经》里的《大雅·绵》牵涉上了。全诗六百多字,描述的是周人如何从镐京迁徙到岐山的景象——其中就有“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载震行飞,至彼陈仓”两句,说的就是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仓庚就是黄莺)到处充满生机,我们驾着马车隆隆地出发了。 其实周人大概从冬至之后就能开始慢慢地动身前往目的地了,只不过《绵》这首诗里强调的重点是春天的开始,所以这两句才这么有名。
而“载”“振”两个字用得也特别讲究。 “载”的意思是带着、载着。古人在春天出城游玩的时候可不是步行,而是坐着马车、骑着骆驼或驴出来的。 “振”的意思是把翅膀张开并抖动。这个字很有特色,因为它是上下结构,但上面的“士”字边并不负责表意,纯粹是形声字的标记作用罢了。“振”的本义就是指鸟张开翅膀,因此也比喻人有朝气、活力充沛。《礼记·玉藻》里有句话叫“振木铎以警众”,就是说皇帝要去某地,为了警示众人,要让使者敲起木铎(一种铜制的摇铃)。
总之不管是“载”还是“振”都暗示着一种勃勃生机的样子。 不过这种生机在《大雅·緜》中并不是无处不在。全诗600多字,其实只有后半部分才是对春天生机勃勃景状的描绘,前面大部分文字其实都是赋、比、兴的表现,也就是借用其他事物来烘托要歌颂的对象。 比如开头就说“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周的原野又平又广,苦菜甜得像糖一样,这里就用了两个比喻,“如饴”形容苦菜的甘甜,“如饴”与下文的“如金”一起构成对比,说明周原上的土地虽然贫瘠,但却因为勤耕细作而物产丰富。 “堇荼如饴”和后面的“如金”还各带出一个成语,这个词现在常用作比喻人生艰难,那就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