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类型填什么?
首先明确,投资人分为机构和个人两种,对应的交易模式有定增和二级市场买卖,对应的风险收益特征也有不同之处,所以这里分开讨论: 1、机构投资者(包括金融机构和私募)进行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投资通常叫做定向增发(以下简称“定增”)。根据中国现行证券法规定,任何投资者买入尚未上市的公司的股份都必须预先提出融资方案,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而已经上市的公司进行再融资的,除符合《公司发行债券核准暂行办法》的规定外,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最近3个会计年度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股利;
(二)资产负债率低于70%;
(三)不存在资金被控股股东或其他关联方占用的情况;
(四)募集资金量原则上应控制在上市公司净资产的50%以内。 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对非上市公司的股份进行价值判断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尽管有市盈率和市净率等指标),因此监管部门对定增采取备案制而非审核制,即只要报送必要的文件以备核查即可。目前对于拟投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的主要判断依据是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和预期收益率。
2、个人投资者如果参与定增项目需要满足证监会关于合格投资者的要求,同时根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除了符合合格投资者条件之外,还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一)具有足够的知识经验和金融素养,能够独立作出合理的决策;
(二)对个人或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合理评估,确保资产的安全性。 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则只能通过二级市场购买上市公司股票,其交易方式与个人炒股没有本质区别,唯一不同的可能是基金公司等专业机构可以通过定量分析和系统策略获取相对稳定的超额回报。而对于个人来说,一旦选准时机入场且持有时间较长,则可获得资本利得,反之则可能需要承担股价下跌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