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众议院几年选举?
美国的参议院是按州分配的,每州2个参议员;而众议院则是按照人口比例分配的。 每个州的选民都在心中盘算:我投票给共和党(民主党)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是选一个能带来100万美元税收优惠的候选人还是选一个能把25%的产业补贴发给本州农业产业的候选人呢? 是选一个能带来6亿元高速公路建设的候选人还是一个能把4亿元拨款投入到卫生保健行业的候选人呢?....
总之选民们考虑的是,我的一票可以带来多少好处呀! 而这些带来的种种好处最终都是由纳税人来出钱。 一个州的人口变化并不是很大,而且州与州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不是很明显(比起联邦政府来说),因此州内的选民们想到自己的投票可以为本地带来巨大收益的时候,他们一般都会去积极投票了。。。 这就是选举人制度下的“赢者通吃”原理——只要你在你的选区赢了,不管你是不是真的为选民带来了好处(至少选民是这么想的),你都必赢无疑! 就算你不怎么管选举事,你也能得到胜者的全部利益!(当然,如果败了的话你就什么都不可能得到了)
所以可以看到,这种选举制度下,选民们是最不关心国家整体利益的(毕竟他的选票能直接给他带来好处嘛),而最关心本地的利益(因为选票对他而言就等于现金!)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州内,有1万个选民,每个选民每年纳税3000元。那么这1万个选民就把3000万元交给州政府(交税)。然后这1万个选民又选出两个议员代表他们自己(选举人制)。这2个议员的工资以及其他各种开支一共需要400万元。也就是说,除了1万个人直接交的3000万元以外,这个州还需要从其他地方拨出400万元来供应这2个议员的各种开销。这样的话,整个州就需要花3400万元来对待这2个议员(3000+400=3400)。
然而问题是没有这么多的钱啊!怎么办呢?就只好从这个州的其他地方的财政收入中划拨经费了。比如说,这个州有一个工厂,每年交纳300万元的所得税。现在由于这个工厂的利润低了,只能交纳150万元的税金。那好,为了弥补这个空缺,就从其他税种如增值税等其他税收中补进来250万元。这样一来,这个厂虽然交了150万元的税金,但是实际上这个钱最后并没有交到政府手里(因为它本来应该缴纳的300万元,现在只缴纳了150万元),而是其他人多交的税款(超过300万元的这部分税款)被用来填补了这个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