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看台会淋雨吗?
在大连人这里,有一项传统项目叫做“赶海”,这个“海”可不是指真正的海水,而是指海边滩涂里一种可以捞起来的东西——牡蛎、蛤蜊等。 小时候常跟大人去赶海,其实说白了就是捡海鲜,只不过别处是用筐子挑着走,我们这里是用桶抬着走,因为我们要赶的就是“海”! 不过我说的“海”不是指这种真真正正的大海,而是一种类似于沼泽的地方——长满了水草,走起来特别泥泞难行。 这种地方往往离海岸不远,但是又没有大海那么广阔。
我记忆当中印象最深的“海”有两个,一个是在旅顺新港附近,那里有一大片湿地,里面长满了芦苇和沼泽,据说沼泽里面还生活着沼泽里的蝎子、蟾蜍,以及各种小动物;另一个“海”在我老家瓦房店谢屯西北方向,那里有个老荒顶山,山下有一座水库,山脚以下全是灌木丛,再往下就是一片荒芜,据说有野猪等大型动物。
每年开春之后,山上草木就开始发芽,逐渐茂密起来,把整个山头覆盖得严严实实。 到了夏天,草木长得更高了,而这时候也是虫子最多的季节,尤其是蜻蜓,多得吓人。 我童年时代最大的乐趣就是去赶海,尤其是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之时,更是去赶海的绝好时机。
那时候没有空调,夏天的夜晚又热又潮湿,晚上九点之前无论多晚回家,家里人都已经备好一盆凉水,等着我洗个澡然后躺在床上。
九点半以后,夜色渐渐浓起来,周围的一切也安静下来,我就在这个时候和小伙伴一起,带着手电筒,穿着拖鞋,扛着工具,兴冲冲地奔赴那片草地。 我们往往能弄一水桶的蛤蜊,或者一篮子的小螃蟹。
回到家之后,母亲已经把饭菜准备好,我一边吃饭一边听父母讲那个时代的武侠小说(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但是特别喜欢读这类小说)。
饭后我早早地上床睡觉,手里却依旧不停地摆弄着刚刚捡到的战利品——那些小螃蟹和小蛤蜊。
每当此时,我就无比怀念我的故乡,还有那里的月光、星空、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