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产怎么区分?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所界定的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体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橡胶、茶叶、药用植物、水果、蔬菜、庄稼和肉牲畜、奶牲畜、育肥畜等。消耗性生物资产属于存货的范畴。存货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耗用的,为出售而持有的生物资产符合存货的定义,如存栏待售的牲畜,这些牲畜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为出售而前处于培育中的幼畜或育肥畜等也符合存货的定义。农产品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植物等,属于已收获的农产品,也符合存货的定义。对为销售而出栏和已收获的农产品,应当按企业会计准则中存货的相关准则进行核算,例如,已收获的农产品在发出时可根据产品特点等选择适当的方法确定发出农产品的实际成本。这些方法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均有明确规定,企业可按该准则进行处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处于产蛋,畜牧等经营状态下的鸡、畜,主要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役畜等。这类生物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为其他产出进行服务,具有类似固定资产的特征,因而应当比照同定资产的定义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按期计提折旧。折旧的金额取决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预计净残值和应当计提折旧的年限。这里的成本是指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核算前发生的支出,如购买生产性生物资产时发生的买价和相关费用、自制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之前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预计净残值的确定按《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折旧年限的确定,取决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及使用寿命。一般按如下规定掌握,只有在相关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无明确规定的,可由企业合理确定折旧年限。
一是与固定资产一样,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处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净损益也按同定资产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二是生产性生物资产在一定期间可以产出农产品,在产出农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应归属于农产品耗用生产性生物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计入农产品成本。借记“农业生产成本”等科目,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
三是应当按月将产出农产品的成本结转为销售收入的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农产品”等科目。
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主要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这类生物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是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虽然在一定期间也可能产出农产品,并能够带来一定经济利益,但属于附带性的经济利益,如水土保持林虽然可能会有部分产出,但不属于以产出农产品为目的。公益性生物资产作为以环境美化、保护等为主要目的,其支出在发生时应当直接计入当期费用,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