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可用是什么意思?
“股票可用”,指的是投资者可以卖出(实际上还未真正完成交易的,只是挂单了)的股票数量; 注意:这里的“股票数量”包括融资融券标的证券。
如果某只个股融资余额较大,比如某个交易日达到20亿以上,则该股会因融资买入导致股价上涨较快,而杠杆交易具有放大功能,一旦股价下跌也会加速释放风险——这时券商为了控制可能的风险,一般会在尾盘收盘前把未成交的融资委托单全部撤销掉,即股票显示为“融资余额为0”状态。 而此时融资融券账户里原来已经卖出的股票,并没有被冻结,仍然属于可抵押、融资买入的范围,所以才会出现这种“融资余额为0”但仍有“股票可用”的情况。 T+1日,当这些融资委托单全部被撤销后,当天又不会再重新挂出买入,所以第二天股票就会恢复为“融资余额大于0”的状态! 至于“股票担保市值”和融资融券比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根据规定,在融资过程中,融资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50%! 简单说就是:假设融资信用额度有100万,那最多只能融资买入50万的股票。 如果融资融券信用账户已持有股票市值超过100万,则融资买入额度不会超过100-100/1.5=6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