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是真的吗?
假的,子鼠丑牛等只是古人根据动物生活习性以及动物的活跃时间制定的十二种动物的生活形态所对应的时辰的假设而已。其实每个时间段都有很多不同的动物在活动,比如说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午时,这一段时间是阳气最盛的时候,所以十二地支中这个时段属于午时,而午时的开始和终结时刻实际上相差很远,从中午十一点到下午十四点都属于午时的范围;同理,子时在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之间,而午夜子时则不是最晚的一刻,亥时(晚九点至十点)才是。
古代天文学家将夜晚划分成更、鼓、谯、漏,每一个单位时间都分成十二份,对应于现在的钟点数字和分钟数字。 比如戌时(黄昏七点至九点)分为上戌下戌,共两个半小时,那么上戌就是现在六点到七点,下戌是七点十分到八点,以此类推。这种计时方式叫做“刻漏计时法”。后来用机械钟表计时后,这种计时方式得到延续。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子计算机普及后才被“小时制”取代。
因此古代的“子时”“寅时”“卯时”等并不是现在的一夜之中最黑暗的时刻,也不是现在的零点到三点。 “子时”在古代是指现在是23点到零点五十九分。 “寅时”在古代是指现在的3点到5点。 “卯时”在古代是指现在的5点到7点。也就是说古代“子时”“寅时”“卯时”分别对应的是现代的凌晨和早上。 所以神话传说中鸡鸣报晓,太阳刚从东方升起,而老虎却突然从天庭降临,这些都是在描述清晨五点到七点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