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戴什么生肖?
首先,作为中国神话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龙在中华民族的形象一直是蛇身、五爪龙(四爪的叫蛟),而这是来源于我国最早的文字记录——甲骨文。 上图是“龙”字的甲骨文写法,形象是一只没有脚的蛇在爬行;金文(西周时期铭刻的文字)也是一样的造型。 图2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玉璧上刻画了龙的形象,这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有确切年代的龙的形象。从形状上看,已和现在的龙差不多。但注意它的爪子还是尖的,这说明仍然是五爪龙或者四爪的蛟。 到了汉代画像石和汉代玉器中,龙的形态已经是完全成熟的样子: 图中这条龙的爪子已经变圆而且数量变多,但是仍然是有爪子的,说明它是五爪龙。
如果题主是想问为什么成龙不用蛇做代表的话…… 这就要说到“图腾”这个词的来历。“图腾”这个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于19世纪末提出来的,他认为中国神话中的“龙”其实就是古代中美洲玛雅人的“图腾”——蛇神“维拉科帕”(亦译作“威尔科珀”)。他举出的证据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龙”的字形演变是这样的: 上图的金文“龙”字与玉璧上的龙图形很像,但是玉璧上的龙是没有脚(有脚的鸟是凤而不是龙),且字形上首尾有角状东西,这和他观察的蛇图腾的形状是一致的。 而龙字演变成这样后,首尾的角状物消失了,这就和蛇的形状不一致了。于是博厄斯推测,人们发现蛇的神性渐渐被龙的神性取代,于是为了表示“图腾”的本质就改变了其形象从而变成了龙的形状。 但是问题是他给出的汉字字形演变图是错的! 真正的字形演变应该如下: “龙”字本身就是一个形声字,其形旁表示读音相似的意思,而声旁才反映本质的特征,所以龙字的形体变化主要是为了发音更准确。至于形状的变化是很次要的因素。也就是说,从甲骨文开始,龙字就是像龙的。所以龙的形象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是完整的雄性龙的样子了: 当然,也有特殊的情况,那就是龙胎。我们一般说的“龙胎”是指被孕妇看到的幻象,这种幻象一般是蛇或者龙的原型,这是因为女性生育期间的神经系统敏感造成的。而在医学方面,医生们通过检查也可以观察到怀孕的女性子宫内有一条类似蛇或者龙的“动态阴影”,这就是胚胎。 但在民间传说里,龙胎往往是指还未出生的龙宝宝,这时候它们以蛇的形状出现,因此我们需要考虑一个物种如何在幼年时期从蛇变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