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光是什么生肖?
《周易》之《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这里的“龙”就是“蛇”,因为“龙”在古代就是传说中的神蛇。 而《周礼·春官·占梦》中有记载:“梅福阳,梦见帝曰:‘余欲所之。’梦未终,而帝复来,以所之梦命寿。梅曰:‘吾欲浮大江,止洞庭。’” 这句译文的意思是说,楚国隐士梅福夜里做梦,梦见自己乘着龙(蛇)在天上飞,并告诉了别人这个神奇的梦境。没想到第二天这个梦境就真的应验了! 《庄子·秋水》中也有相关的记载,说明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认为梦中驾临天宫是可能实现的,而且应该是一种祥瑞之气。 “夫纯朴不伪者,性也;非性,孰能纯朴邪?故圣人法天顺情,不拘礼节,天得之以宁,地得之以灵,人得之以智,鬼神得之以威,夫唯知天道之人,乃能达于通变之所极矣。”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第一、先秦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梦境和冥想的神奇之处,并且将它们与天上的神祇联系了起来;
第二、古人认为,作为“天人感应”的表现形式之一,君王或者大臣的梦境往往会成为现实,这种奇特的“梦显”现象,是对其自身道德素养的一种考验。 然而,如果仅仅从伦理角度看问题,“龙”或者“凤”似乎都更适合作为君王的代名词。但问题是,上古时期的君王大多还没有达到统治全国的水平,他们当中大多数都自称是某部落的酋长或国王而已。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到整个史前文明的话,就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只有部落联盟的盟主才有资格拥有“龙”的象征。所以,当商汤建国的时候,他自称为“商王”,而周武王称王之时也说“王侯父死受爵”,这些称呼的变化都暗示着一个重要历史事件的到来——邦国时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