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属于什么生肖?
农历四月初四,公历5月13日,乙巳日,五行纳音“佛灯火”。 这一天是民间传统的“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古人有祭祀、扫墓、踏青等民俗和传统习俗。 《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草木萌动,故谓之清明。”此时,气温升高,大地复苏,一片欣欣向荣之象。
对于二十四节气中充满哲理寓意的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惊蛰,二月节。蛰,谓伏藏也。春雷始发,万物始震,故曰惊蛰。”在古时,人们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也就是说,到了惊蛰这天,桃花开始盛开,黄鹂鸟开始出现并鸣叫,而鹰鸠类动物则不见了踪影…… 按照古人的观点,时至惊蛰,阳气上升,天气变暖,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然而,在中国文化中,阴阳是不绝对的,是有相互转化之妙的。就像冬天可以蕴含春天,阴也可以生阳;或者说是阳中蕴藏着阴,春可以生在冬。 在阳气逐渐生发之时,阴气也不曾消减,只是默默积攒着能量,等待着有一天强势爆发出来。所以《内经》里有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在节气转换的特殊时期,我们既要懂得顺应自然之势去生发阳气,也要善于养护收敛阴气。只有阴阳俱备,才能真正实现“天人合一”。 毕竟,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立于天地之间,唯有懂得平衡阴阳之道,才能很好地生活在这个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