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9月什么生肖?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周易》中已经有完整的解释。 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12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对应一个卦象。每个时辰的第一分钟叫做“子时”,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就是“子、丑、寅、卯……”每两个时辰之间的时间段称为一个“节”,比如“卯时”就是早晨5点到7点,“辰时”是上午7点到9点等等。
农历每个月包括初一和十五这两天,古人又分别用“孟”和“仲”来称呼一个月中的十天,用“季”来命名最后十天左右。 那么按照这种划分法,我们看看九月有哪些日子吧!
九月是指农历的八月,节气已经进入白露和中秋,所以九月又可以分为上旬(白露)、中旬(秋分)、下旬(霜降)三部分。
我们先来看上旬,也就是白露节气这十天——乙未月甲申日至癸酉日。在这十天里,天干地支完全相同,而且又是农历的初九到十九,所以古人将这个时间点上的某一天命名为“元朔”。
元者,开始也;朔者,月初也。也就是说从农历的每月初一直到十五,这天都是“元朔”。 “元朔”是什么意思呢?在《易传》里面有一个词专门解释它:“履霜,坚冰至。”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土中看到的那一丝霜,到了下一个月就会凝结成冰。
这里“履霜”就是指九月这一旬,“坚冰”就是立冬之后天气由凉变冷。所以“元朔”的意思就是从微薄的中秋暖意到寒凉的霜降只有一步之遥。 在古人的观念里,十月开镰收割高粱,十一月起身搬运粮食回家,十二月把粮食装进谷仓,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农事活动,因此十月和十月前的几个月都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