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会加息吗?

弓天逸弓天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中国的CPI上涨很快,达到2.5%,很多分析师预言美联储即将加息,而中国将会跟进,国内股市将再次受到打击。 事实上,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对中国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因为目前美国的CPI高达3.60%。远高于中国。同时,美国就业数据非常好。5月新增就业岗位21.7万个;4月失业率降至3.8%的49年来低位水平。

美国通胀高企,就业率回升,加息的呼声很高。但美联储是“以通胀换失业”,还是“以失业保通胀”,现在还在讨论之中。虽然鲍威尔一再强调通胀只是暂时的,不会加息。但如果通胀居高不下,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很大。 我觉得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有8成左右。 因为在加息面前,美国的通胀不是个问题,失业问题才是核心。只要保持一定的加息空间,就业和通胀都会向美联储的目标靠拢。

如果美联储不加息,那唯一的解释就是美国的通胀已经降到了很低的水平,低于通货膨胀目标。但这显然不符合事实。 所以,我判断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物价还会持续上涨。为了平抑物价,政府可能会加大税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利润下滑。居民消费力减弱,购买力下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比较大。

由于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升高,下游企业的成本继续增加。上游行业由于产能过剩,产品竞争激烈,盈利空间有限甚至亏损。但是,由于生产成本上升,亏损严重,许多中下游的企业有可能被迫停产或者减产。由此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应对之策,无非是货币政策工具的量价调控。也就是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利率、提高准备金率等方式引导市场利率上行。 但这样做的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因为它受制于国际环境。 如果美联储不加息,那么我国提高准备金率和存款利率,只能抑制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对物价上涨起到抑制作用,但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依然较大。如果美联储加息,为了维护本币汇率,央行势必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使得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出口企业利润受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不论怎样,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内外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增大。 以往的货币政策工具都是国内工具,运用起来灵活主动。但现在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飙升,能源资源类商品涨价明显。美联储加息的节奏和进程都受到国际形势的制约。我国货币政策选择的空间和自由度都被收窄。

此次降准可以说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一个措施。但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仍在,我国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不牢固,要实行中性偏宽松的货币政策。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仍会有一次降准,但加息的概率不大。

浦嘉伟浦嘉伟优质答主

一般来说,国外加息,会对国内的利率形成抬升压力,但也不完全是。比如去年以来美国多次加息,中美利差趋于收窄,但因为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央行先后4次降息,导致利率水平快速下降,导致出现了中美利差倒挂。

未来中国基准利率会否调整存有争议。目前中国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75%,而一年期国债收益率则为2.22%,接近三年来新低,二者之间的倒挂已经越来越接近,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基于稳定存款利率、防止实际利率过快上升的角度考虑,未来存贷款基准利率有调降的必要。

中金公司最近的一份研报认为,美国加息将增加中国央行降息的复杂性,但降息的必要性也在增加。从必要性角度,随着通缩压力加大、而增长下行风险显现,实际利率持续回升,将制约内需回升,降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因此为扭转实际利率快速攀升、缓解增长下行压力,2016年降息仍有可能。但降息的时机和节奏将受美联储加息、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制约。预计春节前降息概率不高,而二季度降息概率较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