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几点?
作为一个在气象机构工作过 20 多年的「老气象」,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 准确的天气预报制作起来相当复杂,要考虑到无数的影响因素,现在预测的精度已经很高了,但也不能保证 100% 的准确——任何一套天气形势预报方法都有其不确定性。 但气象服务机构提供的天气预报已经是相当精准的「产品」了。你打开电视,无论互联网还是手机 APP 上的天气资讯,都「事先」经过计算机数值预报模式的运算,再「事后」由专业工程师进行校订,确保准确。
至于为什么有「早七点」「午十二点」等不同的时间段提供不同时间的天气预报?这是因为影响中国地区天气的整体系统有不同的「寿命」,有的生命期只有几天,而有的则长达几周甚至个月以上。为了更精确地「锁定」影响时段,必须划分不同的「时间窗口」。例如一个冷锋的影响通常只有几小时,因此要说「明天(第二天的上午)气温下降,风力加大」,就是很准确的说法;而一个暖脊的影响有时则需要几天的耐心,说「未来五天气温逐渐回升」,就较为稳妥。
而所谓「提前一周预告天气变化」,其实是气象服务中一个常用的概念「时效预测」,是指根据现有天气气候资料对某个事件以后的发展趋势做出一定的判断。比如「预计未来 3 天内,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将出现日最高气温接近或超过 40℃的高温天气」,这就是一种时效预测,需要依靠气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来给出「准不准」的结果。不过这种结果并不对外发布,而是在内部作为业务指导。 当然,如果仅以日常应用来说话,最简便的方法可能是关注当地媒体、微博等公共平台对天气现象的实时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