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乒乓球有过吗?
196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年代,大跃进、人民公社、两弹一星……还有乒乒乓乓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和冠军赛;1975年,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1982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发展腾飞。同时代的另一面是体育领域的“三从一大”训练方针,从难从苦从来。那个时代的中学生,每周至少有三节课的体育课,学校会配备一位体育老师给学生们上乒乓球课。 乒乓球作为国球,普及程度很高。当时还没有专业与业余之分,任何喜欢打乒乓球的人都可以参加比赛。那个时候没有场地限制,只要想打球,随时可以打。不管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僻的农村,都可以看到乒乓球的身影。在工业还不发达的小县城,工厂一般会建一座简易的乒乓球馆,供工人们娱乐。
我从小生长在黑龙江的一个小城镇里,那里虽然冰天雪地,但是乒乓球的氛围却非常浓烈。每个中学都会配备一个乒乓球台,课间或放学后,经常有同学聚集在一起打球。我的技术就是在那时练出来的。虽然一直呆在农村,但每年都会有一次全省的农民运动会,比赛项目在运动中经常更换,其中就有乒乓球。每次看那些身材矮小的农民哥哥姐姐们,打得有板有眼,十分精彩。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去那种随便打球的日子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即使再喜欢,也往往因价格贵而被挡在球桌之外。尽管有乒乓球协会,制定各种规则和制度,然而却难以抑制人们对乒乓球的热情。于是各种各样的民间团体不断涌现,组织人们打乒乓球,甚至举办赛事。
如今,当我再次面对乒乓球的时候,那种亲切感依然会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