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代表什么生肖?
这个得从古代传说讲起,在古代神话中,鸟类是住在仙岛的,而这个岛屿就是传说中的蓬莱岛! 既然有了蓬莱岛,那当然就得有海鸥啦~因为海鸥是以海洋生物为食的鸟类,生活在海边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除了海鸥外,在蓬莱岛上还有两种神鸟,分别是鸿鹄和白鹭。
先来说说鸿鹄吧,这鸿鹄实际上就是大雁,也是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野生鸟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在古籍《礼记·王制》中就有对鸿鹄的介绍:“雁,候鸟也,秋来南方,春北首;鸿,鴈之一也。” 在传说中,黄帝有一个女儿叫嫘祖,她发明了养蚕术,受到黄帝的器重,后来还得到了一个称谓“蚕神”。而她的子孙后代因为有着“蚕神”的血统,所以都被赐姓“姒”。其中有个部落首领名叫鲧,因治水有功而被舜帝赐姓“姒”,并且封为崇伯,其下属有个大臣,名为禹,深得鲧的信任,此后就继承了崇伯的职位。
其实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崇”的这个字现在用的较少,那么古人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呢? 清人吴任臣在其著作《古今姓氏书辨证》中就有记载:“夏后氏,禹之所兴,本有崇氏。”说明“崇”的意思是尊承。所以鸿鹄其实就是指代能飞的鸟,这种鸟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看到它在空中飞,就象征事情能成功、理想能实现。 而白露则是由鸿鹄进化来的。
话说禹娶涂山氏女之后,恩爱缠绵,不久妻子怀孕,化孕而生,儿子的名字叫启。启长大后,跟随父亲治水,表现突出,受到父亲的赏识。后来大禹去世,部落的人拥立启为王,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开国帝王——夏启。
在十二生肖中,人们往往对子鼠、亥猪、戌狗更为关心,因为这三个生肖都与人有过亲密接触,对它们有较深的印象。还有的属相是天上飞的鸟,什么鸡、龙、虎都能看到,就属鹭鸶看不到。那么,十二生肖中有无鹭鸶呢?有,就是人们所说的丑牛。牛头有角,鹭鸶头有冠,它们是不能混为一谈吗?其实不然,牛在农村饲养时,头部是用绳络套束的,久而久之,它的角就萎缩以至消失,但牛角的余痕依稀可辨。民间饲养牛时要在牛的头、额、两角和背部烙上标记,用以表示属于谁家所有,烙记的颜色是深褐色或黑色,牛毛又大多是黑色的,角与毛色混为一体,就显得不明显了。有的地方还给牛戴上笼头,更将萎缩的角遮挡住,人们接触的多是无角的牛,因此,认为丑属牛是合理的。
“牛”字甲骨文为头有角,尾有毛之兽的样子。金文中的“牛”字形基本上与甲骨文相似,在西周的金文中,有的“牛”字出现了无角的现象。到春秋时期,秦、晋等国的“牛”字去角的情况更为明显。秦文字和古隶中的“牛”字几乎都是无角的。但是秦代篆文中“牛”字多有角。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收录有有角之牛27个,无角之牛29个,两种“牛”字并存,这种情况在其它动物文字中极其少有。由此说明,有角之牛和无角之牛都是当时的牛形。
将鹭鸶视为丑,这可能是因为见到的的牛多数是无角之牛,这就与鹭鸶有几分相似。据清代赵翼的《陔余丛考》中说:“十二支,与十二生肖配,说始于唐王敦《原壤论》,而《本草纲目》称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也。今人依之,莫知其义。”又说:“窃以为十二时皆指时辰也,子时正鼠出之时也;寅时正牛出之时也;辰时正龙起陆之时,而蛇亦出穴之时也;午时正当马放料料之时也;酉时正在酉鸡入笼之时也,此数者各有其理可推知。余则似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