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业住宅何去何从?

邓寄凡邓寄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题我会! 作为在地产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司机,商业住宅对于我来说其实很沉重。 首先说一下我的观点,国内现有的商业地产模式已经不可持续。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几个问题: 一、现有商业地产品牌集中度如何? 我查了一下相关的数据,2018年中国商业地产TOP10的开发商销售金额占比46%,到2019年这一数字上升至53.4%。可以预见在2020年这个数值还会上升。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 目前国内商业地产市场品牌集中度高,头部企业优势明显。

二、目前商业地产市场的租金水平如何? 2019年一线城市购物中心平均出租率87%,租金指数为98;二线城市平均出租率为87%,租金指数为98。

那么这三个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就是一、二线城市的购物中心只有不到1成空置,9成都是满租或者接近满租状态。以写字楼为例,平均租金水平在元/平方米左右,而顶级写字楼(核心地段,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的租金甚至能达到2000元/平方米。

三、疫情期间各地频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地摊经济。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传统商业地产的运营逻辑将要被重塑。传统商业地产品牌通过出售商铺来赚取差价的时代将逐步结束。未来的商机在哪里呢?我想可能在以下几个方向:

1、社区型购物中心 也就是做街区式,比邻式商业。围绕居民生活起居,构建一站式购物消费综合体,提供邻里间共享生活的空间。

2、区域型购物中心 区别于传统综合型购物中心,区域型购物中心专注某一特定地段,依托周边客流,打造一站式消费体验。

3、高端家居生活馆 现在的一二线城市家庭购买一套商品房面积多在90-130方之间,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购房者对房子的功能性要求更高。所以,未来家装市场空间巨大。

四、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不断,融资环境收紧。 “三条红线”颁布后,各大房企资金流压力陡增。根据相关信息显示,超过6成的房地产企业资金流动性紧张。 在这种背景下,那些经营能力强、现金流稳定的企业会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而一些经营能力弱、现金流出现问题的企业则会逐渐退出市场。

计文炳计文炳优质答主

北京商品住宅土地供应逐年减少。由于受北京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产业转移的影响,北京新增常住人口增幅逐年下降。同时,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外埠来京购房者的购房行为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因此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需求主要集中在存量土地的开发上。因此,未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的供给将以存量土地开发为主体。

北京商品住宅价格将稳中有升。从近几年北京商品住宅的销售价格来看,整体上呈现出平稳上涨的趋势。北京房价不会呈现大涨的趋势,但是过快上涨的需求,与长期低迷的供给量相比严重失衡,因此房价也不会轻易下降。同时,由于北京住宅房价的非理性上涨,将会有更多的需求者考虑其他临近区域,因此对于其他临近区域而言,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北京商品住宅市场将向绿色建筑倾斜。随着北京住宅建设的不断完善,北京住宅建设已经进入了质量效益型发展时期。因此,北京住宅市场将由“以量为主”向“以质为主”转变。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美好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住宅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北京住宅将由“普通住宅”向“优质住宅”转变。

北京商品住宅市场将向中高端住宅发展。随着北京住宅供应量的减少、土地成本的不断增加以及建筑技术的成熟,北京住宅建设投资收益将逐渐降低。因此,北京住宅市场将由“收益增长”型向“维持现状”型转变,由“满足需要”向“满足需求”转变,由“刚性需求”向“改善性需求”转变。同时,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将有更多的外埠来京者在北京购房,因此北京住宅的潜在购买群体将不断增加。因此,北京住宅将由“刚性需求”型向“改善性需求”型转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