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曲吃了有什么作用?
酿酒是使用淀粉质原料,通过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以及多种氨基酸、酯类、杂环类化合物等风味物质的复杂过程。 发酵是由微生物完成的,这些微生物被称为酒曲(或酵母)。不同酒曲中含有的细菌、酵母和霉菌种类不尽相同,因此产生的代谢产物也有差异。
传统酿酒中使用的酒曲包括大曲、小曲、麸曲、药曲等,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应用酵母扩培技术也可以制得人工培养的酒曲。 大曲是在古代用麦曲(即面粉曲)酿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大麦为原料,经粉碎后与水和面粉混合均匀,置于容器内发酵而成。现在则多为小麦制造的大曲。
小曲是以大米为原料,加清水和曲粉搅拌均匀,盖上盖子,保温发酵制成。因其形状较小,故称"小曲"。 小曲酒是采用小曲为原料酿造的白酒,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如四川、福建等地。小曲中的微生物以酵母菌为主,还有一些乳酸菌和醋酸菌等。由于这些小曲中的酶系比较单一,所以其酿酒的发酵力较低,为了提高发酵水平,常常需要加入米粉作为辅料,并配以适量的活性干酵母来扩大生产。
麸曲是选用富含淀粉的谷壳或糠皮为原料,经蒸煮、糊化、发酵、分离提纯等工序培育而成的单细胞霉菌。由于霉菌细胞结构较为简单,分离提纯比较容易,因而可以大规模培养。 用麸曲酿出的酒香醇甜净爽。
近年来,我国有些酒厂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在酿酒过程中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这类添加剂可以通过调节发酵过程中的某些生化反应而起到增香、增甜的作用,使白酒的风味更加浓郁、醇厚。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有糖精钠、甜蜜素、三羟基甘醇等。
以上几种酒曲只是市场上常见的酒曲,除此以外还有香味剂、防腐剂等其他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含有氟利昂、溴氰菊脂等化学物质的日用品有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许多添加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毒性,如果过量摄入,就有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