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如玉喝了有什么作用?
“饮得一杯无,人间天上物” 《红楼梦》中关于“曲水”的描写很多,这里所说的“曲水”并非真指水流弯曲的水沟,而是指流水之上设一弯弯曲曲的隔断,两边分别放置酒杯,中间流过的清水就可以用来漱口、饮茶了。这种布置酒宴的方式在宋代十分常见。如《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了开封府的不少酒楼都有“曲水”之设;《武林旧事·清明烟火》中也提到浙江临安在清明节时也会在水边设“曲水”,士庶并集,饮用由头船取来的新茶。可见这种饮茶方式在古代是很受文人雅士们喜爱的。
“曲水”虽然美,但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且易失礼。于是到了元代,人们发明了一种新的饮茶方式——“挂篮”。在桌子上摆一个可悬挂茶杯的竹篮,需要饮茶的时候,轻轻一振腕,茶杯就从竹篮里掉了出来。这种方便又省力的方法受到许多人喜爱,并在明清时期广泛流行开来。
除了以上两种外,还有一种最“懒人”的喝茶方式——罐烹。这种方式在明代已较为盛行,到清代更是普及。具体做法是在罐底垫上一片箬叶作为导火引,然后再点上火,待罐子里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时,说明茶叶已经烘焙好了。不过这种方法容易烧坏罐子,现在已较少有人使用。 无论是曲水流觞还是挂篮,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所饮茶的水必须是上好的泉水或者雨水。至于茶叶,则是新鲜采摘的明前龙井(或云雾)。
在一切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如果用炉子煮了一锅粗制滥造的茶汤,再把宝玉和黛玉饿得两眼发蓝、腹中绞痛的宝玉和黛玉放到这样的一碗茶汤面前,这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认为曹雪芹就绝对用了这样的好茶好水。我想说的是,贾母等人在饮茶方面是十分讲究的,而这样的讲究其实正是基于对茶本身品质与风味特征的正确把握之上的。所以,当宝玉和黛玉因为误喝“假茶”闹出笑话后,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之时,宝钗特意给林黛玉换了新茶,并故意让宝玉看见,以使宝玉能够“赎罪”,这就是她聪明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