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是北大吗?
“问:是否现在的北大已经成了京外人的北大,北京人的北京大学已不复存在了么?” 答:我来告诉你吧,曾经有个学校,叫京师同文馆,他是京师大学堂的雏形(可以理解为大学的预科);后来这个学校的外国语文学系和哲学学系脱离出来,成立了一所大学——京师同文馆大学部,也叫作京师大学堂。
1902年,两湖书院、广东文昌书院等地方官办中学纷纷并入这所京师大学堂,成为京师大学堂所属的专门学堂。再后来,京师大学堂改名为了京师大学。而原京师大学堂大学部(即后来的京师同文馆大学部)则被改称为了京师大学堂属科大学。这就是现在北大的起源之一。
1898年,光绪帝下令将京师同文馆大学部升格为大学,并派王懿荣等人赴日本采购图书仪器,在东京创办分校。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京师大学堂及分校曾被占领军占据作为兵营和医院。
1902年至1903年间,原两湖书院附设的中学部与原广东文昌书院附设的中小学部分别并入京师大学堂,成为其专教机构的直属分支机构。
1904年起,学部颁布章程,陆续对京师大学堂的各学门进行整顿和修订。 1907年,学部奏请皇帝批准,自明年起,所有科举考试停止收录京师大学堂出身的考生,只准许出身于各省学堂的考生参加。同时规定,各省新式学堂毕业生应试者,不论已仕未仕,一律与举、贡、生、员同等对待。
由此开始,京师大学堂毕业生在资格上与科举时代出身的进士、举人、贡生、廪生一样,都是做官的正途。
所以,从清中晚期到民国初年,所谓的“京师大学”实际上就是指的如今的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或者“京师同文馆”。只不过,到了清末民初这段时期,由于京师大学堂在培养现代人才方面做出的探索和贡献,使之成为了中国的最高学府,因而得以跻身世界名校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