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除夕是什么年?
“除夕”即“年三十”,旧称“除夕夜”[1] ,俗称“大年三十儿”或“大年”,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公历每年最后一天称为“次年零日(又称“朔日”)”(英语:New Year's Day),但一般不称为“今年最后一个白天”(与“新年”不同);而公历元旦则是新一年的第一天,并不存在“新年最后一天”的说法。因此从国际日期界线来看,我国春节习俗中的“腊月二十九”“年二十八”以及“除夕”等名称并非指年度的最后一天、而是指农历一年的倒数第二天。这也是传统农历与公历新年时间不一致造成的,由于我国传统农历是按月阴历计算而非公历的年度计算,所以会出现十二月有31天和29天的现象。
为了调和两种历法的时间问题,1976年开始使用“春节”这一名称来代替农历的“正月一日”和阳历的新年。同时,根据《全国年节假日安排方案》,将原来的“春节”假期调整为春节假期,即法定假期由正月初一延长至初七,而除夕和春节当天都能享受到假期,这也导致了“年三十”这一说法的流传。不过,在大部分情况下,尤其是民间,人们还是以农历推算年龄,故“年”和“岁”常常混用。
由于中国自古就有“拜岁”的风俗,所以在西方社会也有在除夕夜聚会饮食、庆祝新年到来之俗。但由于东西方时间的计算方法有别且阴阳历体系不一,“除夕”这天的具体时刻在不同的年份是不同的,甚至相差数月之久。例如,1月1日的“新年”可能是农历十二月初三,也可能是农历十二月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