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处哪类项目好管理?
谢邀!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之前负责科技部重点专项项目时,和项目专家之间的“斗争”。 国家自然基金委作为我国最大的科学基金管理机构,每年募集资金500多亿元,用于支持基础研究;而科技部承担的另一重要职能是组织编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把钱给科学家,科技部把大家研究的事情进行整合,列出接下来要开展的重点研究方向。
作为一个科技管理人员,我负责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光传感领域,因此总能看到光传感器相关的方向出现在每年的指南中(虽然2021年因为政策原因没有公布)。但这并不能说明光传感器就是一个热门领域,恰恰相反,光传感器是一个“小众”领域,甚至很少见到有企业从事相关产业。所以光传感器相关的课题能够获得国家资助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为了做好工作,我经常翻遍所有文献去寻找可能的方向,然后在可能的创新点后面画上圈,提交给领导审核。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这个创新点的可行性如何判定?” “您看这个原理验证是否可行?” “这个理论分析是否可靠?” “您看这个参数对结果的影响趋势如何?” 如果一个项目申请书中有很多个创新点,那么从审核开始就有一个概率问题——可能你的第一个创新点和最后一个创新点都能被认可,但是中间的几个就可能被打回去重新论证或修改了。 所以,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如何撰写一份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创新点明确的申请书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这决定了你的项目能否立项,能否顺理成章地开展下去。
当然,作为项目负责人,我也曾经因为对项目评审原则不熟悉导致一个申报书被毙,也曾经因为对评审要求掌握不到位让一个申报书侥幸过关。总之这是一个需要好好准备却又充满变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