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宇制药?
这个“宇”字应该是个错别字,正确的写法是“雨”。 这间药厂的名称应该是 北京市第三制药厂(简称“北医三厂”) 北京有个第一药品厂,在朝阳区的将台地区;还有个第二药品厂,地址在海淀区的田村;还有一家是北京生物化学制药厂,现在改名为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总部及研发中心位于朝阳区东三环南路甲19号(原和平里中心院区)。
北医三厂目前仍属教育部主管,隶属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址位于西城区的西直门内大街南草场街2号。北医三厂的前身是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制药厂,始建于1935年。 北医三厂生产的产品以疫苗为主,兼有普通制剂。生产的疫苗有牛痘疫苗、卡介苗、狂犬疫苗等;普通制剂包括青霉素钾盐、维生素类、激素类等40多个品种。到1986年时,北医三厂拥有9个车间,可生产10余个剂型、140多个规格的品种。
2002年左右,北京医学院第三医院与北京制药集团联合成立北京北医医疗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主要目的就是把北医三厂的产权变成股份制,使企业得到发展。但是这次改制没有能够成功,因为很多职工都不赞成这样做,认为这样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是,北医三厂仍然属于校办企业,归北京大学医学部管理。 从1972年到1982年的10年间,北医三厂共完成科研项目的成果鉴定20余项,其中10多项被评为部级以上成果。1978年以后,北医三厂研制的“六龄童”系列疫苗和防治小儿麻痹症糖丸等,先后荣获国家和部的各种奖励。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北医三厂的生产设施得到了改造,产量也得到了提高。但是到了2006年之后,由于新药研发投入不足,北医三厂又出现产能下降的状况。直到最近几年,北医三厂才又重新振作起来,开发了抗乙肝病毒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