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公司原理?
我尝试着用尽量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一下,希望有所帮助。 企业分为个人企业和公司企业,个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而公司企业是满足社会需求(产品或者服务)的营利性组织。二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能否脱离投资者独立存在。如果某一实体能够独立存在而不必依赖于其投资者,则该实体就是一个公司企业;否则就是个人企业。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区分二者的关键是看是否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由于股份有限公司在财务上能够独立、在法律上具有独立地位,因此是最典型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公司企业形式。 一个企业要实现规模效益就必须扩大生产经营,而扩大生产经营就离不开资金,因此融资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个人企业来说,通常只能靠创业者自身的资金、人脉关系等筹集经营所需的资金,而对于公司企业而言,除了创业者自身投入外,还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来筹措资金。
因为发行股票是一种筹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融资工具,所以这里需要区分一下:所谓筹资是指企业寻求获得资金的过程,而融资则是获得资金的过程。前者强调“获得”,后者强调“取得”。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股份公司的融资和增资: 为了实现规模效益而必须增加生产量,从而增加了对资金的的需求,这时候就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减少现有股东对公司的投入而向外部人融资,即通过融资来实现增资的目的;二是减少向外部的融资而要求现有股东追加投资,即通过增资的方式实现融资的目标。
一般来说,融资与增资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的先后顺序,只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涉及到相关程序的问题才会有所区分。但无论是融资还是增资都必须经过股东会这一最高权力机构的审查和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