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育思想是什么时期的?
“新体育”的概念是1982年提出的,在《新体育》杂志创刊号上,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写道: “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必须大力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实现我国体育事业的腾飞。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新时期’、 把这一战略称作‘飞跃式的发展’;并把建立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体育制度和工作体系,称之为‘体制创新’;而把这种体育运动的总格局和总面貌称之为‘体育腾飞’” 因此可以说“新体育”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旧体育而言的,它反映了从计划到市场的时代转型。
关于新体育的思想来源,我认为主要是来自西方的现代性思潮,因为它所倡导的是一种市场化、商业化的运动观念,这对传统的竞技篮球、足球为代表的欧洲模式构成了挑战。同时,新体育也借鉴了传统中国武术的理念,因为中国传统体育是在批判西方的体育中发展起来的。 新体育的核心是发展体育产业,其具体目标是到2000年末成为亚洲体育强国。为此,新体育在组织结构上进行了重大调整,撤销了原来的各级体委,代之以体育局,并建立了职业联赛的制度,以市场为导向配置资源,通过引进外援来提高竞技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方方面面。虽然此后经过多次调整,但总体上的思路是没有变过。
作为改革的最显著成果,中国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了金牌榜第三名的好成绩,仅次于美利坚合众国和俄罗斯联邦(按:2007年至2013年间,美国共夺得45枚金牌,俄罗斯共夺得27枚金牌),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