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有几个大盘?
一、什么是股票大盘 所谓“大盘”就是上证综合指数的缩写,全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简称“上证综指”。
二、什么上证指数 顾名思义它指的是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对象,由上海的交易所编制并发布的股市行情指标,于1991年7月15日开始发布。 在上证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的所有证券,称为“上证指标股”。目前,共有80只指标股,其中包括60只股票和20只债券。 上证综指的计算公式跟其他股票指数相似,也是以样本股的发行量为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股价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上证综合指数=(上海证券市场全部上市公司的股票总市值/上海证券市场的总流通股本)×100% 根据这个定义,上证指数的样本股是在上交所全部股票中选取部分股票组合而成的,这些被选中的股票被称为上证指数的样本个股或者样本股。 目前,在上证所有3411家上市公司,其中有602家在沪市A股市场和B股市场全部开通了交易,合计有605家公司(还有一家公司同时在沪港通试点时作为港股标的)被列入上证指数的样本个股范围;另外,还有约2000家的A股公司没有全部开通在沪市的交易权限,只有一部分股票在上证综合指数中进行反映。同时,为了进一步反映科创板、ST板块等的市场状况,以及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从2019年12月起又对上证指数的成份股进行了调整。
三、什么深圳成指 深圳成份指数是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指标股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标,从1995 年1月份开始发布。最初上市的成份股仅95家,到97年中增加到了155家,其中绝大多数属于A股,小部分为B股。 从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间,深证成分指数的成分股基本没有变化,但是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深交所对指数的算法和权重进行了几次细微的调整。 自2004年起,深圳成份指数开始纳入中小版股票,并在2007年底将创业板股票也纳入指数之中。现在,深圳成份指数的总股票数量已经达到了3753只。
四、什么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等等 小盘股是大盘股的对称,是指发行在外数额较小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一般每股面值在人民币1元以下的股票均属小盘股。对于究竟多少万股才算是小盘股,并没有严格的规定。通常来说,当一只股票的总股本少于5000万时,就称之为小盘股了。 按照上面的说法,我们不难发现上证50和中证500都属于小盘股范畴。那么,为什么还要用它们来代表不同的市场呢?这是因为这两个都是指数基金。所谓的指数基金,就是以特定的指数为跟踪对象,通过购买一部分或全部的指数所包含的股票来实现复制指数的表现,并通过增减持有股票的比例来使自己的表现与基准指数保持一致的一种基金产品。由于这种基金的运作比较简单,所以管理费用也比较低。 虽然同样是小盘股,但上证50和中证500代表的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之所以用这两种股票数据来分别表示大盘和小盘的概念,就是因为它们的选股标准不同。简单来说,上证50的选股标准就是选择总市值排名前50名的股票组成一个指数,而中证500则把总市值排名301-800位的股票挑选出来进行组合。 除了上述两个外,还有很多行业类别的指数。例如沪深300、上证180、上证50、富时中国A50等等,这些指数的代表股票也都是各自行业内的大盘蓝筹股。
五、最后说一句话 如果真的想了解某支股票的状况,最好直接登录它的官方网站进行查询,而不是道听途说自己在网上搜来的内容。因为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有的甚至是经过多次修改再拿出来的,根本不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