虓字五行属于什么?
“虓”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 字源:康熙字典中“虓”字的“字源”一栏这样写道:“《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交切,音蕭。《說文》奮迅也。本作嘯。《詩·大雅·蕩》虎啸以號。《魯頌·駉篇》鳴嘯兮。又《禮·月令》仲冬之月鳥獸蟄伏,不鳴不叫。《漢禮樂志》雄雞夜鳴,思牝雞聲焉。 又《前漢·王褒傳》雄鷹揚飛,翱翔雲天。《師古註》與虓同。
以上引自《康熙字典》 “虓”字的“字源”这一项里解释得很详细了,而且举出了大量的例子来证明“虓”通“嘯、萧”等字,而且都给出了读音,根据这些例句的读音都可以确认“虓”字的五行属木。
另外,我在网上搜索到了一篇名为《谈汉字五行属性的方法》的文章,作者是山西大学师范学院的韩锦雪老师。文章对汉字的五行属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文中列出了很多证据和考证过程),并且提供了判断汉字五行属性的方法。 如果读者朋友想进一步确认“虓”字的五行属性,可以参考这篇论文。网上应该可以搜到。
袁枋优质答主虓字有凶狠,大笑,大吼之意,常用于男孩子取名字,威猛霸气,含有生肖虎的字根,象征虎啸风生,啸傲山林。那么虓字五行属什么吗?
虓字五行属火。用五声音调来分析,虓字的音调为上声,念xiāo,五行归类为火。
因形取义:
“虓”字的意思,本义是发威大吼的声音、如老虎猛兽那种威猛雄壮的咆哮,亦用作威武之意。如《宋史·乐志》:“虓虎在前,熊罴在后,执殳鋋、荷干鍪,四矢同科,千钧齐手。”
据《康熙字典》对“虓”字注释:
《唐韵》:许交切;《集韵》:《韵会》:熹交切,音枭。《说文》:怒也。《广雅》:虓,嘷也。《周礼·夏官·大仆》:教虎貔熊罴貙豹,六师之勇,而知其材技,敺猛兽而教之虎步,虎旋,虎奋,虎狌之容,令之辨等顺义,而知其爪牙之利,皮革之胳团,毛之美泽可材御者。《小尔雅》:虎行曰步,虎旋曰旋,虎眴曰奋,虎吼曰虓。《玉篇》:虓,怒虎鸣声。《荀子·解蔽篇》:小人未得曰要要,既得曰矜矜,其犯义侵物而妬贤忘 thân也,妄之由也,故君子壹于道以属百姓也,荣辱之责,不可借人也,则知足者,神定气平,心静身安,不忧、不惧、不躁、不妄、无妬、无奸、无争、无辱、无虑生死,明于荣辱,可也。
其字形构造是形声字。其字从虘从厹。“虘”谓猛兽。“厹”为声音表征。“厹”字,其字从犭会意,意为禽兽之角也。引申为兽之利爪与锋牙。其字形构造本义:禽兽之角,犬牙参差,威猛无比。